在军事演习中,震撼的场景往往令人印象深刻。就在某次演习中,解放军在长达一公里的海岸线上,犹如布阵般一字排开了四十门大炮。这种展示无疑在规模和气势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次演习是在解放军完成台海大规模演习之后进行的,一时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屏东九鹏基地或枫港训练场,这四十门大炮犹如钢铁长城般沿海岸线展开,绵长的炮火阵列形成了一道震撼人心的风景线。它们进行猛烈的对海炮火射击,充分展示了所谓的“反登陆作战能力”。尽管场面壮观,却引发了一些岛内民众的质疑。在他们看来,这些大炮虽然气势磅礴,但实则有些过时。这些火炮是上个世纪的产品,射程有限,与现代远程火箭炮系统相比,显得力不从心。
使用的T-65式炮,是仿制自二战期间美国的M1式155毫米炮。尽管这种炮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但其最大射程仅有15公里。面对解放军射程超过300公里的远程火箭炮,这种演习更像是一场“纸面上的战争”,缺乏真正的实战意义。不少岛内民众嘲讽这些火炮在战时将成为“活靶子”。
我们也不能仅仅从射程这一角度看待这次演习。毕竟,四十门大炮在一公里海岸线上一字排开,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的展示。这种展示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海上的威胁,更是一种决心和意志的体现。它象征着国家的军事力量,以及保卫家园的决心。虽然这种演习在实战意义上可能有所欠缺,但它无疑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