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2009年的那一幕令人难以忘怀。当时,已经76岁的游本昌,一位充满艺术情怀的老戏剧家,正沉浸在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的会议现场。在那里,他偶然发现了一部描绘弘一大师李叔同的戏剧剧本。那剧本的字里行间闪耀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他为之倾倒。尽管被其艺术价值所吸引,他却看到作者因无法预见其商业价值而打算放弃。此情此景,游本昌深感痛心。
游本昌的心中燃起了一股执着的火焰。他并未着眼于商业价值,而是看到了传承文化的责任与使命。他坚信弘一大师的文化遗产应得到传承与弘扬,而这就是他的责任和荣耀。他没有寻求投资,因为他深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行为。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卖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只为买下这部剧本。
在接受采访时,他的言辞中充满了坚定与热情:“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商业价值,更是我们先辈的智慧和精神。我要尽我所能去传承这份智慧和精神,去弘扬这份荣耀。我没有犹豫,没有后悔,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应该做的。”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豪和激情,仿佛所有的情感都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这一行为无疑是一场艺术的壮举。它不仅展现了游本昌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更凸显了他作为艺术家的责任感和担当。他愿意为了心中的信仰和理想付出一切,哪怕是沉重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深深敬佩和学习。游本昌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更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于文化传承的热爱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