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异事 >

京族建筑 京族的石条房有何特点

  • 奇闻异事
  • 2025-03-04
  • www.luopanw.cn
  • 200
  • 生活小常识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京族住房的变迁

曾经,京族的居住传统是以草庐茅舍为主,当地人称这种房子为“栏栅屋”。其结构独特,墙壁采用木条和竹片编织,有的还会在此基础上再糊上一层泥巴,屋顶则覆盖茅草、树枝叶或稻草,为了防止被风吹走,还会在屋顶压上砖块、石块。屋内则用木墩作为柱墩,四角高低错落,再在柱墩上交叉架设木条和粗竹片,铺上竹席或草垫。这种“栏栅屋”保留了百越“干阑”式建筑的遗风。屋内被竹片隔成三个小间,老人住在正间,子女则住在两侧的侧间。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生产力的发展,京族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石条瓦房”的出现。这种房子采用灰白色石条砌墙,每块石条约75厘米长、25厘米宽、高20厘米。从地面到檐首之间需要砌上23块石条,从檐首到封山顶之间再砌上10块。屋顶脊和瓦行之间压着一块接一块的小石条。屋内分为三个单间,每间都有宽敞的过道,左右两间作为寝室,中间的正厅则集祭祀、待客、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除了节日时的祭神活动,平时这里也是接待客人、吃饭、饮茶、聊天的地方。这种房子坚固耐用,抗风耐湿,非常适合沿海地区的气候和生活。

不仅如此,京族人还喜欢在房屋四周栽培各种花木。石条房的四周,错落有致地种植着冬青、剑麻、牡丹、仙人掌以及菠萝、木瓜、木黄麻树等。这些植物与房屋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环境郁郁葱葱,犹如海滨公园般秀丽迷人。这不仅为京族人的生活增添了美感,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下一篇:没有了

生活技能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