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还记得小时候会把地瓜扔进火堆里的“烤地瓜”吗?还记得把米饭塞进竹子里用火烤熟的“竹筒饭”吗?仿佛儿时才是昨日,但如今我们已到而立之年,那些美好的回忆只能珍藏了。傣族的竹筒饭,是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它是如何制作而成的?风水算命大师就为您作相关的详细介绍。
一、竹筒饭的简要介绍
傣族竹筒饭是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竹筒饭是用新鲜的竹筒装上大米及调味料烤熟的饭食。多用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青翠的竹节里,米饭酱黄,香气飘飘,口感柔韧,味道好极了。
竹筒饭有四种口味野味饭、肉香饭、黑豆饭、黄肉饭。其中最佳的要数野味饭了。适合做野味饭的几种野味是鹧鸪肉、鹿肉、山鸡肉、山猪肉、蛇肉、黄肉等。以黄肉做出的饭味道最鲜美。其特点米香,豆香,肉香或野味香,满口清香。
二、竹筒饭的分类做法
竹筒饭分为普通竹筒饭和香竹糯米饭两种。
1、普通的竹筒饭,哈尼、拉枯、布朗、基诺族群众都常煮食。人们上山劳动或外出狩猎时,常砍下一节鲜竹将米装进其中,加上适量泉水,放在火塘上烧煮。待米饭煮熟后,将竹筒带饭砍成两半,或四半,各端一半食用。那竹节不仅代替了锅,也代替了碗。煮得好的竹筒饭,米饭软而适口,还带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别具一番风味。
2、香竹糯米饭,傣语称为“考澜”,又称为埋考澜,即糯米香竹煮制。用以煮饭的糯米香竹,应是幼嫩之竹。这种竹子一般只有酒杯般粗,竹节约长40余公分。其外包裹着一层雪白的糯米香竹竹瓤,用手握而不会粘手,可随意分段食用。
三、吃竹筒饭的好时间
每年十一月到第二年二月,是西双版纳香竹成材收获的季节,也是吃香竹米饭的好时机。傣家人外出时常会携带竹筒饭,也常用它来招待贵客。
四、竹筒饭的具体做法 吃货必备
食材:糯米、腊肉或云腿、花生、豌豆、香菇、胡萝卜。
做法
① 先将糯米洗净后加入花生浸泡3-4小时。
② 选用1-2年生的青竹(超过两年的竹子不建议使用),长约25cm左右,直径为4--7cm左右。将青竹的一端打孔后备用。
③ 腊肉或云腿、香菇、胡萝卜切成豌豆般的小粒和泡好的糯米、花生、豌豆加入适量盐搅拌均匀。
④ 用芭蕉叶卷成漏斗状后插在青竹口将拌好的食材装入竹筒,留二三厘米空隙,然后把芭蕉叶卷成塞子状将竹筒口塞住。
⑤ 竹筒饭可蒸可烧,若是用蒸,竹筒内只要放少许的水后放入蒸锅蒸20分钟即可。若是用烧需多放点水,火候要掌握好,不断翻转竹筒均匀受热,一般大火15分钟,中火5分钟,小火3分钟。
⑥ 竹筒饭熟后将竹筒劈开即可食用。
五、香竹糯米饭的起源
从前,有一位住在地棚了看守旱稻的老人,不慎打破了做饭的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做饭工具,只好从身边几丛野竹中砍了几节手腕般粗的嫩竹当“锅”做饭。
米饭煮好后,散发出扑鼻的清香。老人剥掉竹皮,发现米饭已变成一根被白色竹瓤裹的严严实实的柱状物。它又香又软。老人正在美美品尝时,两位猎人不期而至。他们闻到了阵阵香味后,便好奇地走进了窝棚,盯着老人手中的那段东西问“老大爷,您吃的是什么东西呀?气味怎么这么香?”老人回答说“毫澜,我吃的是毫澜”边说边递过两段竹筒饭让两位猎人品尝。
雪白的竹筒米饭,散发着扑鼻的糯香味,软润爽口,比其他的米饭都好吃。两位猎人风卷残云般的吃完后,一边啧啧称赞,一边掏出随身携带的两包糯米,用老人砍来的嫩竹烤了几筒米饭,带回去让家人品尝。从那以后,人们认识这种特别适合烤饭的野竹,并不约而同地把它称做“埋毫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