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000年来,和今后5000年内,八字预测术人气指数,为什么能够长期排名第一?
如果您愿意看到八字指点江山的更多优质原创文章
请您点击以下公众号二维码,立即进行关注——
唐朝有一个大学者刘禹锡,曾经这样说过人们相信命运的原因,他的大意是
当一个人在小河里行船的时候,航行的走走停停、轻轻重重、快快慢慢、左摇右摆等,自己都能够随心所欲的掌控,即使偶尔搁浅甚至翻船也不会有太多的恐惧,这时候谁也不会相信命运的存在。
当一个人在大海上独自行船的时候,如果忽然狂风骤雨、巨浪滔天,船的走走停停、轻轻重重、快快慢慢、左摇右摆等完全失控,时时有倾覆的危险,能否到达目的地已经不是自己所能掌控,这时候就会没有谁不相信命运的存在。
要想预测命运,应该承认命运观念的存在;
要想承认命运观念的存在,就不得不研究几千年来天命观的发展历程及其重大影响。
目前发现的有考古实物证明的我国最早的命运观念和活动,发生在距今大约3600年的商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共554年),从河南安阳殷墟及其周边的古器物发掘中所见到的甲骨卜辞和彝器铭文,“受命于天”的刻辞已经大量出现。《诗经?商颂?玄鸟》有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小戴礼?表记篇》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那时候的商朝人头脑完全被鬼神天命观控制,而且政教合一,王公贵族兼掌祭祀大权,巫术横行,社会上占卜和祭祀的氛围极其浓厚,几乎年年占卜,月月占卜,日日占卜,时时占卜,他们白天占,晚上占,占军国大事,占婚丧嫁娶,占吉凶祸福,更可怕的还是他们为了祭祀祖先和鬼神而一直实行人殉制度,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占卜和祭祀最狂热的一个朝代。
到了距今大约3000年的周朝(约前1046年~前221年,共825年),周人开始也是迷信鬼神的,在推翻了商朝,夺取了政权后,就开始思考一个重大的天命问题为什么老天抛弃了原来的天选之子商朝人,而把江山转手交给周朝人呢?商朝原先是那么的强大,为什么转瞬之间就被我们弱小的周人给轻而易举打败了呢?如何才能让我们不重蹈商朝的覆辙而保江山永固?
以周文王、周武王尤其是周公为代表的的周人经过N个日日夜夜的讨论和,得出结论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王乃初服。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周人认为,商朝人的鬼神天命观因为无德而导致天怒人怨,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罪魁祸首,商朝人为了祭祀鬼神而经常实行人殉,这是不把人当人看。我们周人不应该再相信鬼神天命观,我们要设定一个新的意识形态,要把人当人看,要以德治国,这就是道德天命观。从此之后,“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进步思想慢慢深入人心,鬼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开始大幅度下降。
在世界上其他的大多数神学宗教还远远没有萌芽和诞生的时候,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周人,就已经决定彻底放弃鬼神学了,这不能不说明中华文明确实是一个非常早熟的文明。从鬼神天命观走向道德天命观,周朝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划时代的超越,有当代学者曾经如此褒扬它的不朽价值,“鬼神天命观是在主宰之天的威慑之下人的主体精神诉诸于神的自然宗教的信仰,其结果是人的主体精神被消解到神的光环之中去;而道德天命观,则是人们试图通过了解自己与把握自己的行为,进而了解和把握天命的好恶,其结果是在天与人的磨合、互动之中,逐渐地取得了一定的自主的权利。”
没过几百年,诸侯混战、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就粉墨登场了,到了这个时代,由于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天子大权旁落威信扫地,政治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万世师表的孔子继承了周公不事鬼神的传统,他常常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他极力主张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反对诸侯夺权。他还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此他身体力行,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向天下宣传推行他的仁政学说,历尽千辛万苦,也不受诸侯待见,的结局只能是“吾未见好德胜过好色者也!”
孔子曾经如此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在鲁国从政,被流放两次;去宋国讲课,人家都不给课堂,就在大树下进行,讲课一结束,人家就把大树砍掉;去卫国游说,被驱逐出境,车子停过的地方都被人家铲平了;到周朝都城也找不到工作,当乞丐灰溜溜回家;去楚国,被乱兵围困差点饿死。
虽然他的精神让人钦佩,他的思想流传千古,他在当世却自始至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他对命运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所以孔子最终也认识到,道德天命观并不能解释人世间的各种反常与不公,品行高尚并不能完全可以保证功成名就,他越来越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到访宋国,司马桓魋对他很敌视,欲杀之而后快,他傲然唱道“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可是他教出来的最得意的学生颜渊虽然品学兼优才华横溢,却早逝,孔子只能感叹曰: “天丧予!天丧予!”“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伯牛生病,孔子去看他,悲伤的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孔子还经常告诫人“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每个人都要做君子,不做小人,那应该怎么才能成为君子呢?孔子给出了答案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年老之后,孔子这么自己的人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说自己年少的时候学道,三十岁的时候礼节得体,四十岁的时候拥有智慧,五十岁的时候理解命运,六十岁的时候听得惯不同意见,七十岁的时候想干嘛就干嘛而又符合规矩。
墨子,是那时候思想界的大侠,是儒家的死对头,兼爱和非攻的主张天下皆知,他还有一个“非”也很出名,那就是“非命”。对孔子开口闭口说到的天命说,墨子非常不爽,经常猛烈批评和攻击孔子的学说,甚至人品人格都不放过,骂孔子是天下头号大骗子、头号伪君子、头号阴谋家。
很多时候墨子都不屑直呼孔子姓名,好像怕弄脏自己的嘴巴,直接叫做“孔某人”“劝越伐吴,三年之内,齐、吴破国之难,伏尸以言术数,孔某之诛也。”“污邪诈伪,孰大于此?”“今孔某之行面部痣相如此,儒士则可以疑矣!”
墨子对命运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旗帜鲜明的反驳和否定命运的存在。在他那个时代,命运之说十分盛行,墨子写到“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命虽强劲,何益哉?”
他认为命运是暴君蛊惑人心编造出来的,是失败者传播的,不应该是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所以必须反对命运说。“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而强非者,此也。”
他说,在古时候,夏桀亡国,之后商汤立国马上就治理很好;商纣亡国,之后周武王又立国马上就治理很好。国家没有变化,仍然是同样的国家,人民没有变化,仍然是同样的人民,国家和人民在夏桀、商纣的手上就动乱,国家和人民在商汤、周武王的手上就太平。这怎么可以说是由命运决定呢?“古者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谓有命哉!”
他觉得命运之说非常糟糕,很不人道,很傻很天真去相信,后果很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命运之说会让人们善恶不分,是非不明当人们得到奖赏的时候,就会认为是命里应该奖赏的,而不是因为贤良做好事而奖赏;当人们受到惩罚的时候,就会认为是命里应该惩罚的,而不是因为凶暴做坏事而受到惩罚。这样下去,人们在家就不会孝敬父母,在外就不会友善乡亲,言行举止就会放荡不羁,男女关系就会淫乱不堪。他命运之说几乎恶果累累“以此为君则不义,为臣则不忠,为父则不慈,为子则不孝,为兄则不良,为弟则不弟。而强执此者,此特凶言之所自生,而暴人之道也!”
第二个方面,墨子认为命运之说使人们消极慵懒,在上则从政者懒政怠政,在下则老百姓不事生产,导致严重的国贫民穷。“今虽毋在乎王公大人,蒉若信有命而致行之,则必怠乎听狱治政矣,卿大夫必怠乎治官府矣,农夫必怠乎耕稼树艺矣,妇人必怠乎纺绩织纴矣。王公大人怠乎听狱治政,卿大夫怠乎治官府,则我以为天下必乱矣;农夫怠乎耕稼树艺,妇人怠乎纺绩织纴,则我以为天下衣食之财,将必不足矣”。
墨子相信,人生的一切皆由我自己掌握,他很重视人的自身努力,极力推崇人的自立自强精神和实干能力的“强力学说”,面部痣相只要不停艰苦奋斗,富贵贫贱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可以实现荣华富贵的人生梦想。他写到“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天下之治也,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
人力的发挥效果,墨子分四个层级来阐述,一再重复“自强”的决定性作用。如果是王公大人“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
如果是卿大夫“彼以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
如果是农民“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
如果是妇女“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暖,不强必寒。”
墨子反对命运,却相信天帝甚至天鬼,让人有点匪夷所思,感觉他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他认为那时候天下大乱的原因是人们不相信鬼神存在,不知道鬼神的赏罚“此其故何以然也?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由此可见,墨子的天命观非常有意思,非常有特色,他反命而不反天。
江湖有句老话,出来混的,迟早要还。为孔子报仇雪恨的重任就落在了亚圣孟子肩上,孟子心里想,好你个墨棍,把我祖师孔子骂的那么狗血喷头,你也不照照镜子看你是啥货色。于是中国古圣先贤圈里、史上最出名的骂人话语,就从孟子嘴里喷了出来,重重地落在墨子的脸上“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直接把墨子看做了禽兽,还一枪两鸟连带骂了道家的杨朱。
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衣钵,也承认天命的存在“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一直得不到鲁国国君的召见,也只好感叹道“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他阐述人生的得与失,也是与天命息息相关“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也。”
他推行性善论“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生死问题也是天命使然“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对天命的理解已经与孔子有所不同,孔子身上或多或少都还存在一些宿命论色彩,孟子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在天命与人的关系上,他更加注重强调人的力量了。孟子天命观的最大吸引力在于看到了人的巨大潜力,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面部痣相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他甚至说过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非凡人物,曹交问“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小国面对大国侵略,孟子认为不必害怕,只要执行仁政,就能有机会以弱胜强“君子创业锤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道家的列子也不同意墨家否定命运,他承认命运的存在。墨子认为,长寿与早夭,穷困与显达,尊贵与下贱,贫苦与富裕,都是通过人力就可以达到的。列子说这是不对的,彭祖的智慧没有超过尧帝,寿命却远远超过尧帝;孔子的仁德水平不在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之下,却在陈国蔡国受辱受困;暴君商纣王的品行,不在当时候的圣贤微子、比干、箕子之上,却能够当君王;伯夷叔齐德才兼备,却经常忍冻挨饿。
如果人力能够做得到的话,为什么会有坏人长寿而好人短命,为什么会有贤人低贱而小人富贵,为什么会有善人贫穷而恶人富有?
列子还讲了一个故事来说明命运的道理。北宫子和西门子两个人,他们生活在同面部痣相一时代,出身背景都是世家大族,相貌都很好,都很能说会道,都会做官,都会种田,都会做生意,可是结果却大不相同,北宫子的人生贫乏不堪,而西门子则富贵双全。
西门子就讥笑北宫子说,你做事总是倒霉,我做事总是顺利,肯定是仁义道德的厚薄不同造成的吧。
列子觉得是命运使然,他认为北宫子的仁德厚,命运薄;西门子的命运厚,仁德薄。
列子提倡知命而顺命,一切顺其自然,不要瞎折腾“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可以生,可以死,得生得死有矣;不可以生,不可以死,或死或生,有矣。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智之所无奈何。”
“死生自命也,贫穷自时也。怨夭折者,不知命者也;怨贫穷者,不知时者也。当死不惧,在穷不戚,知命安时也。”
荀子是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其他各家理论都只是各得一偏,“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
荀子也同意天命说,他说天是客观存在,不能人为改变或消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又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他反对鬼神论,“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他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在孟子强调人的力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石破天惊地提出人与天同等重要,“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一般的老百姓经过后天的努力,也可以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涂之人可以为禹。”“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面部痣相、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他大胆鼓励人们,与其思慕与赞美上天,不如认识、控制和利用老天的规律来为人服务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这种高度肯定和褒扬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人定胜天的革命性思想,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被发现,唱响了那个时代人们奋发精神的最强音。
荀子的两个学生韩非子和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中作为丞相的李斯还成功辅佐秦始皇实现了扫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夙愿。“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为了彰显中国第一个皇帝至高无上的庄严与威仪,李斯受秦始皇命令制作传国玉玺,其用蓝田玉镌刻而成,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上刻有李斯亲自手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书大字。
从此之后,中国历代帝王都把传国玉玺视为天命所归的皇权神器,得到它就是代表受命于天,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失掉它则表示王朝气数已尽,皇帝性命堪忧。21世纪的我们还经常看到,在当代古装戏的影视里面,宣读皇帝圣旨的第一句话总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可见其影响之大。
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初期,对于预测学,曾经有一段名垂千古的颇具大智慧光芒的历史对话。
兼具政论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大才子贾谊,那时候风华正茂,名扬天下,凭借着天才少年的非凡学识,仅仅21岁,就当上了朝廷的博士,而且还是当时大汉朝最年轻的博士,此博士非我们目前一般人认为的那个博士学位,他的这个博士的含金量,要比我们现在社会上的博士大很多、重很多,因为他直接的上级领导不一般,他的顶头上司正是开创中国历史第一个空前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千古大帝——汉文帝。
人家面部痣相贾才子的肚里可不是有几滴墨水那么简单,他的墨水量,该是几大江、几大河、几大海级别的,正因为如此,鲁迅才说,贾谊的文章“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每每面见皇帝,贾才子都能机警异常,对答如流,妙语连珠,每一次表现得实在过于鹤立鸡群了,代的其他才子们都只能酸溜溜地做他的背景板,一年之后,贾才子又被破格提拔,进一步得到赏识和聘用,升任为太中大夫,成为汉朝宣传部门的一位高级干部。有如此各种各样超规格礼遇的加持,年纪轻轻的贾才子,经常自视为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一天,贾才子估计是吃饱喝足之后闲得蛋疼,就和他的好基友宋忠,去拜访一位隐姓埋名在都城长安市井之中的、名叫司马季主的预测学家。一阵客套话的寒暄之后,贾才子和宋忠语中带刺地问到
“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
“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在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悦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两个好基友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的那种清高显露无遗,这些话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亮出鄙视链。我们见你司马先生长得很是人模狗样儿的,在当今的世上,还没见过你这样的高人呢,可你的社会地位为什么如此的卑贱,你的做事行为为什么如此的污浊呢?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最高是做官,两人对司马季主的蔑视跃然纸上,钱钟书在《围城》中,曾经风趣幽默地调侃过大学里长期存在的“鄙视链”——“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在这里,贾才子和宋忠也有浓重的职业鄙视链情结,你司马季主是有大智慧的人,应该去面部痣相朝廷做官享受荣华富贵,现实你却蜗居在市井陋巷之中,与下贱人群混在一起,这成何体统?而且你从事的是给人预测命运这样的经常遭遇大众唾弃的三教九流行当,你真是污得不能再污了。
二是直接诛心,重击司马季主的人格人品。给司马季主戴完一顶卑贱污浊的职业大黑帽之后,贾才子和宋忠马上又更进一步添油加醋地列出证据你们这些预测命运的人实在可耻可恶,你们用夸张怪诞的语言,来骗得人们的信任和感情;你们虚伪抬高人们的福禄,来取悦人们的意志;你们无中生有人们的祸患和灾难,来恐吓人们的心灵;你们胡编乱造许许多多的神魔鬼怪,来榨干人们的钱财;你们厚着脸皮乞求人们的拜服和酬谢,来达到自私自利的贪婪。
听了这些话,司马季主立即反唇相讥,说你们这些当官的,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只是衣冠禽兽而已。
,你们心口不一,表里不一,虚伪无比,“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而前,孅趋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宾王,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而劫人者也。初试官时,倍力为巧作,饰虚功执空文以誷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从姬歌儿,不顾于亲,犯法害民,虚公家,此夫为盗不操矛弧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弑君未伐者也,何以为高贤才乎?”
,你们眼高手低,昏庸无能,“盗贼发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摄,奸邪起不能塞,官秏乱不能治,四时不和不能调,岁谷不熟不能适。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托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有人者进,有财者礼,是伪也。子独不见鸱枭之与凤凰翔乎?兰芷芎藭弃于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
接着,司马季主还阐明了预测者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于仁义。分策定卦,旋式正綦盘,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昔先王之定国家,必先龟策日月,而后乃敢代;正时日,乃后入家;产子必先占吉凶,后乃有之。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越王勾践放文王八卦以破敌国、霸天下,由是言之,卜筮有何负哉!”
,司马季主还解释了预测学的极端重要性和非常高的性价比,“且夫卜筮者,扫除设坐,正其冠带,然后乃言事,此有礼也。言而鬼神或以飨,忠臣以事其上,孝子以养其亲,慈父以畜其子,此有德者也。而以义置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此夫老子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今夫卜筮者利大而谢少,老子之云岂异于是乎?”
后来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贾谊和宋忠的人生结局都不太好,“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还,抵罪。而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坠马薨,谊不食,毒恨而死。此务华绝根者也。”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世界还存在着人自己不可控的因素,天命观还将长久存在下去。
我们都知道,人是万物之灵,是有思想意识的高等动物,具备主观能动性,一切行动都受到意识的支配,拥有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目的性、选择性和计划性。与此,人又具有客观被动性,人的活动总是会受到他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自从诞生以来,人在时间与空间上,就一直被罩在主观与客观、能动与被动、偶然与必然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的大网之下,由此而引发的关于人的命运问题的思考此起彼伏,我们古今中外的可爱的老祖宗们早在几千年前开始了各种追问和争论,绵延不绝而又历久弥新。
平时有很多人经常问我,八字对人的命运预测,准确率能够达到100%吗?我说绝对不能。
然后他们继续问,而且更起劲,他们说,八字既然不能100%预测准确,你们预测还有什么意义呢?那不是跟猜测一样吗?就算不用看八字,只是随随便便猜测,反正未来也就只有两种结果,不是吉,就是凶。只要猜测了,就一定会猜对其中的一种结果,准确率至少也是50%以上了,已经很可观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会喜欢这样反问他们你们一直要求保证八字预测的准确率是100%,是吗?他们回答说是的。
然后我就继续问下去既然你们要求八字预测准确率要达到100%,那别人是不是也可以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求你们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准确率也要100%呢?
如果你是生意人,你能保证到所有的投资都是100%赚钱吗?
如果你是老师,你能保证所有教过的学生都是100%的成才吗?即使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教了三千弟子,也不过出来七十二贤。
如果你是公务员,你能保证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100%让上级领导满意吗?……等等,类似还可以举例的太多太多。
假如你们都不能保证以上这些方面做到100%正确,那你们又凭什么要求八字要做到100%的预测准确率?为什么会有这种很不公平的双重标准呢?这不是对八字预测的天然偏见,就是故意刁难八字预测了。对这些反问,他们往往都无法回答,然后他们很多人就开始反思自己的苛刻和无理了,对八字预测才逐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八字作为一个预测工具,一种预测方法,它对人生吉凶大趋势的预测准确率,理论上最多也就是无限接近百分百(一般百分之九十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它永远不可能具备事实上百分百的预测准确率,过度迷信的真傻的命理笨蛋和过度图利的装傻的命理骗子除外(这两者最热衷神化八字)。
从古至今,八字预测到现在至少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如果八字准确率很低或者纯粹只是靠瞎蒙瞎猜得来,那它能够流传下来1000年吗?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具有世界最高等级的大情商大智商的这么一个民族,怎么可能会被一个完全靠瞎蒙瞎猜的、没什么预测准确率的东西给骗了千年以上呢?想想就是不可能的。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命运预测,他说这一套预测法则流传了几千年,而真正研究它的,都是历史上的第一流聪明人,四千年来第一流聪明的人,都在研究它。
由此可见,八字作为命运预测的巅峰之作,凝聚了历朝历代一个个古圣先贤的非凡智慧和伟大努力,从黄帝时代的大挠氏发明创设天干地支开始,到鬼谷子、邹衍、东方朔、严君平、司马季主、董仲舒、王充、管辂、萧衍、李泌、李虚中、徐子平、冲虚子、僧道洪、徐大升、万民英、张楠、沈孝瞻等,都曾经为八字的孕育、产生、发展和深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阴一阳之谓道,对于八字,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神化八字的高准确率,也不妖魔化八字的自身局限性。八字的预测,和其他所有的行业一样不可能保证100%的正确。它的准确率有高有低,这主要是跟命理师的个人水平密切相关。水平高的命理师,准确率肯定比较高,水平低的命理师,准确率自然比较低。在理论上,八字准确率的确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而且历史和现实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八字能够长期坐稳个人命运预测的头把交椅,能够长期成为普罗大众的首选预测工具,不是因为它具备百分百的预测准确率,而是因为在于与世界上其他所有预测术的千年的较量比拼中,它的预测准确率相对来说一直是最高的,是遥遥领先的,最让人信服,其他预测术从古至今都难以望其项背。
无论是儒家的畏命、知命、待命、立命,还是道家的认命、安命、养命与顺命,亦或是墨家的无命、非命、追命、奔命,天命观都已经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注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精神血脉中去了,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经常不知不觉中脱口而出的诸如“老天”、“老天爷”、“看天意了”、“我的天”、“听天由命”、“谢天谢地”、“无法无天”、“人命关天”、“命中注定”“一切都是命”等日常用语就是最佳明证,从商周时期至今,它至少已经在中华民族的心理茁壮生长了3600岁。
古往今来,相信八字预测的人,不计其数,特别是社会精英阶层,无论是古代的帝王将相,还是现代的政商名流,即使他们很多时候在表面上公开不屑八字预测的,但在私底下他们还是对八字预测依然趋之若鹜,欲罢不能。八字预测学之所以能够如此受宠,凭借的正是自身舍我其谁的相对的最高准确率优势,它不仅能极大满足国人的天命心理需求,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国人实现认识天命规律、并实践“制天命而用之”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