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周易八卦 >

洪圣古庙算命:江门市有什么庙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哪里有烧香拜佛的妙店

太和镇没有,白云区记得只有洪圣古庙你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吉星许愿,里面恭请了观音菩萨等多尊神佛,法相神圣庄严,平时随身带在身上,既能护身定心保平安,又能时常虔诚祈拜,很方便灵验愿菩萨保佑你!

香港第一凶宅讲的是什么,是哪个房子

南固台那个红色别墅湾仔船街一带被拆卸的唐楼旧址,在日治时期曾用作慰安妇楼,不少妇女在该处惨遭杀害,所以流传出不少鬼故事。当中又以有八十五年历史,曾是著名豪宅的古屋南固台最为著名。南固台建於一九一八年,当年屋主乃富商杜仲文。南固台为一幢糅合中西建筑风格两层高别墅大屋,占地二百平方公尺,是当时湾仔区内的著名豪宅,大屋外墙部分饰以红砖,故又有红屋之称。据老街坊称,船街一带的旧楼在日治时期曾沦为慰安区,被日军充当军娼的妇女,港岛区的集中住在大道东近船街一带的唐楼中,而九龙区则住在尖沙咀金巴利道。由於不少慰安妇是被强迫当娼,故不时有人因反抗而遭日军凌辱虐杀,战后该处一带唐楼便有过关於慰安妇闹鬼的传说。街坊邓女士表示,曾听闻有一批印巴籍男青年,深夜在南固台游玩期间,看见石楼梯上有黑影向他们招手,吓得该批青年飞奔而逃。另一女街坊邓女士亦闻说,过去曾有人在南固台过夜时,发现屋内有怪声及鬼影,吓得拔足离开。,亦有传南固台每逢夜深,屋内常有一团团绿色的怪火及怪光飘浮,有时怪火更会飘出屋外。不少街坊更常听到大宅内传出一阵阵女人的惨叫声。据街坊称,红屋的主人已到外国,以前由一些女佣长住看屋,工人不时将屋前种植的水果赠予街坊,但自该些女佣人离去后,大屋荒废无人打理,屋外野草丛生。至於南固台毗邻的圣璐琦中学旧校舍,亦盛传有鬼魅出现。据闻,曾有居民路经旧校舍时,目睹内的灯光忽暗忽明。至於同济中学旧址地台俗称山洞(平台底的去水涵洞)地方,过去曾有一名老妇上吊身亡,自此便常有人见到她的幽灵出现。青年入内玩耍遭灵体上身月前有一批青年男女打算到南固台进行探险,但当到达南固台对开的楼梯时,有人看到楼梯上有一黑形向他们招手,其中两名少女更怀疑是灵体上身,情绪及行为突然失控,大哭大闹,据称她们更变得力大无穷,甚至连接报到场支援的警员亦控制不到两人,事件更成日各大报章的头条新闻!毗邻的恐怖中学及古庙南固台旁边有一间已荒废的圣璐琦书院,恐怖气氛更比南固台有过之而无不及,亦盛传有鬼魅出现。曾有居民路经旧校舍时,目睹内里的灯光忽暗忽明,更不时传出不知明的叫声。至於同济中学旧址,过去曾有一名老妇上吊身亡,自此便常有人见到她的幽灵出现。而街口洪圣古庙后的旧宅遗址, 亦曾流传不少人遇过鬼。附近居民的评论其中一名居民李伯表示,他知道南固台是一有钱人家所有,十数年前有两名工人留守,现己不知去向,李伯亦说出他从前每日都会经过南固台,上山晨运,他亦表示相信鬼神之说,但从未发觉此处有异。几名居民表示,南固台常有吸毒者入内过夜,也不时听见少年探险者,由屋内傅出大叫大笑。访问期间,另一位路过婆婆说,婆婆透露,几十年前屋内有人吊颈,不时得出凄厉鬼声,令她毛骨悚然…所以她警告年纪轻的少年不应前往阴气重的地方留连游玩,因为这些行为会造成对鬼神的不专重,亦会带来严重后果…

江门市有什么庙

江门市 白水内置在水中的月亮旅游景区,寺庙和手表音频和视频,龙母庙,江天亭,杨荫亭,天后宫,列表青云桥的白色水纪念碑。 白沙地球母亲亩 林超洪圣古庙镇新会区圭峰山玉台寺新 >新会学校学宫宫市议会公园路以东。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庙,原来的寺庙也被称为“孔庙学宫,始建于北宋庆历4年(1044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会双水侨乡关帝庙说,关帝庙,佛山祖庙是一个著名的风水网站建设,一直得到人们的崇拜,每年有超过数百成千上万的人来祭奠。 > 鹤山市共和关帝庙鹤山境内已经有20多座,关公殿,唯一的共和党人还是不错的一个大凹村当前存储的,这是清光绪丙申(1896年)由当地士绅中国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老庙重建和维修37年(1948年)。白色的沙滩地球母亲亩的洪圣古庙林超城镇新会区圭峰山玉台庙寺庙香火鼎盛。繁荣

庙宇的人文遗产

庙宇楹联,除了镌刻于山门、殿门、立柱、亭阁外,其他的如经堂、禅堂、僧房、道院以及客堂等处,亦随处可见,可谓琳琅满目,不胜枚举。从庙宇楹联中,不但可以研究宗教文化,还可探究历史,鉴赏楹联和书法艺术,从中追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 港岛方面,港岛的庙宇,大多建于山脚,均背山面海。但昔日之海,今日已填成陆地,此种情况,庙庙皆然。百多年来,港岛面积,填海成陆,比原土地扩大数倍,背向大多已难认矣。港岛庙宇中最大、在海外最负盛名的,位于中环荷里活道的文武庙。该庙是奉祀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而得名。香港开埠初期,法制尚未臻完善,当时法律认可华人立誓的传统,方法是烧黄纸,斩鸡头,但法定要在文武庙内举行,方为有效。,当时华人绅商集会议事,多在该庙内举行。该庙每年举行春秋二祭,由绅商华人首脑主祭,百余年来,历久未替。海外及欧美旅游人士,访港庙宇,以文武庙为首。从该庙的石刻中,可知该庙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40年),距今150多年,早于香港开埠之前。此庙现由香港东华三院管理。,位于荷里活道的还有观音堂,是供奉观音的佛堂,石敢当,是供奉泰山石敢当及一石虎。位于上环的有百姓庙,是给上环一带居民供奉先人灵位的庙宇。因为居民居住地方小,未能在家设位奉祀先人,只得放在百姓庙。还有绥靖伯庙,绥靖伯是位武官,南宋时任屯田校尉,负责保卫地方,对付强盗,有功于民。,还有水月宫、和合殿。位于湾仔的则有洪圣古庙、济公庙、三宝殿、三元宫、玉虚宫、包公庙、望海观音庙、宝云道姻缘石和位于赤柱的有水仙爷庙。位于铜锣湾的有天后庙、岳王庙。位于筲箕湾的有谭公庙和天后庙,因渔民多聚居于此,故香火甚盛。,扫管笏天后庙,卑利街伯公庙,每当诞日,坊众参拜踊跃。至于浅水湾的望海观音和天后,已成为旅游人士之焦点区。九龙方面,庙宇林立,其最著者为黄大仙庙。该庙建成于1921年,在前黄大仙是设在广州的。 广州黄大仙庙已有百多年历史,其后因当政者破除迷信,拆庙建路,收回庙房,1921年港方绅商李亦梅等,从广州将黄大仙接来香港,在啬色园内供奉。70多年来该庙日渐发展,香火之盛,为香港庙宇之冠,国际知名度之高亦与荷里活道之文武庙并立,外国旅游人士访港必游此庙。,庙街之天后庙和观音楼,榕树头前观音古庙,油麻地之十王殿和众佛堂,尖沙咀之福德古庙,红磡之观音庙及福德古庙,慈云山之法藏寺、慈云阁、招利祠、太阴娘娘庙,西竺林苑,钻石山之志莲苑,规模宏大。多宝佛塔,九龙城东头村之侯王庙,供奉宋国舅杨亮节,是最早建立的侯王庙。新界方面,最负盛名之庙宇为沙田车公庙。车公为江西南昌五福人,是宋朝一名智勇双全的元帅。明末,沙田流行瘟疫,传说村民抬车公神牌巡游一遍,瘟疫即止。于是乡民立庙供奉并每十年举办一次太平清醮盛会,酬谢车公。,濠涌亦有车公庙,规模之大与沙田之庙无异,只因沙田庙接近九龙市区,参拜人士较便;沙田还有万佛寺,旅游沙田,多到该庙游览。西贡有协天宫,香火亦盛,大埔有文武庙,此庙建于清光绪廿二年,除供奉文武二帝外,亦作为大埔乡公所议事堂,具有在帝前大公无私,秉公办事之意。大埔旧墟更有奉祀广成大仙的省躬草堂,该堂已有80多年历史,常年施赠可宝茶,可宝丸及其他药丸。大仙座镇草堂,每有诞期,弟子及乡民虔诚参拜。近元朗流浮山的沙江村有天后古庙,此庙碑记所载重修于1880年,可知该庙也有百余年历史。元朗则有妙法寺,虽属新建庙宇,然规模之大及庙貌之庄严,为元朗一带之冠。大王古庙及墙心庙,还有静修之清凉法苑,以素酌驰名,青山则有杯渡禅师庙、青山禅院、青云观、青松观都是历史悠久的佛道教圣地。其中青松仙观,面积广,建筑美,并具园林之胜,为道教弟子最佳修持之地,大殿巍峨宏伟,供奉老子、邱长春和吕祖。该观圆艺以岭南派盆栽闻名。荃湾则有佛教的天竺山院,道教的玄圆学院。后者大殿上供奉儒释道三教教主,更有钟楼,其钟甚巨,在芸芸庙宇中最为突出。此地亦具园林之胜,创院人为港绅赵聿修,旅游荃湾人士必到此地。离岛方面,长洲的北帝庙,又名玉虚宫最负盛名,面积之广,建筑之宏伟,为香港九龙任何庙宇所不及,,尚有天后庙、福德宫、五石庙,供奉关帝的忠义亭等小庙多间。南丫岛及塔门,四面大海,渔船所聚,故亦建有天后庙,以为护佑。坪洲则有金花夫人庙,七姐庙及天后宫。索罟湾及佛堂门两岛亦是渔民聚居地,面临海洋也有天后庙。大屿山方面,梅窝有文武庙,沙螺湾有把港大王庙。后者建于清乾隆六十七年,即公元1774 年,距今200余年矣。大屿山区上下羌山及鹿湖昂平一带,寺庙尼庵与佛教修持之静室林立,约计百余间。其最著名的有昂平之宝莲寺及天坛大佛,羌山之观音寺及灵隐寺,每当周末及假期,登山参拜者,甚为踊跃。,尚有鹿湖之法华宝殿,法华塔、竹园精舍、唯心精舍、悟真寺、慧修院以及其他私人静室等,不下数十间,均清静幽雅,远离人间,尼姑或男女居士避静其间。此地空气清新,有山有水,景色怡人,可称世外桃源。东涌有侯王庙及法林禅院。大澳有侯王庙,位在大澳之宝珠潭,每年旧历六月初六为侯王诞,渔民热烈庆贺,演神功戏酬谢神恩。渔民远道回澳贺诞,参拜侯王,至今不替。该庙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即公元1699年,将近300年历史矣。,大澳街市街有关帝庙,石仔埗有洪圣庙,新村有金花夫人庙,均属200多年前所建之古庙。大澳昔为渔业集散之地,与筲箕湾,香港仔,长洲,并称香港四大渔业区。香港不少庙宇隶属华人庙宇委员会管理,或受其托管。香港庙宇大多按照中国内地一般庙宇传统建筑形式而建,有一进式的和二进式的。一进式是最基本的单位。所谓进是代表一座独立的建筑物,为一座台基,梁架与屋顶俱全的建筑结构。香港之庙宇,以二进式之建筑居多。二进者,即两幢独立之一进建筑,大致前后并排,中间有天井为之隔离。在二进式建筑形式之中,又可分为四合院式与非四合院式两种形式。所谓四合院式,即由南北并排之前院与内院,以及东西并列之两间厢房共同组成。前院是第一进,在大型庙宇中,正门的后面,设有“挡中”。它是一扇门,平常多关闭,形成屏风,将内院的活动加以遮闭,只在有大典祭祀礼仪,始行开放。内院亦称后院,为四合院内之主要部分。通常庙宇之构成,前院为正殿,供奉主神,后院为后殿。而隔离前后院之露天天井,具有两功能,一使两院或两殿之间有足够空间接受阳光与疏导空气,后面可以作为休憩或聚会之场所,二在此空间亦可种植花卉树木,使整间庙宇具园林景致。天井两侧之建筑,东西两边,一般称厢房或称东西堂,各有走廊,进出前后院时可用,以避风雨。此四合院之特征,乃以建筑物之中轴线为中枢,将整院对分为二,东西两半相等,南北(前后)二院前后平衡。除上述建筑结构形式外,尚有亭式之庙宇,如在鲗鱼涌一小丘上之二伯公庙,便是亭式。还有西式欧化建筑之庙宇,如赤柱之观音寺。此寺建于本世纪50年代,把传统庙宇之台基,屋顶,梁柱等摒弃,完全是西式之水泥建筑,成为香港现代化的庙宇。香港的华人庙宇,大多建于清末,在结构之上基本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但由于地域和风俗与内地有差别,香港庙宇在建筑形式上与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亦大有差别。按照一般的营造,台基、梁架结构以及屋顶,是构成中国建筑的主要部分。台基之功用有三一是以承托梁柱,将屋顶和梁柱之重量,移之于地;二是台基必须平坦,以达到稳定整座建筑物之作用;三是建于地表,防止湿气上升,维持墙土与木柱之耐用。故庙宇之台基至为重要。关于庙宇之栋梁结构,我国传统木作建筑,向以梁柱作为支持重要之架构,地位甚为重要。每次庙宇重修,大多依旧保持初建时梁柱架构之原状。在传统建筑中,屋柱有五种一是檐柱,为屋檐之下最外之列柱,主要用以支持撑出墙外的檐项。二是金柱,位于檐柱以内之柱列。金柱又分两种,接近檐柱者为外金柱,外金柱以内者,为里金柱。三是中柱,位于建筑物之中央纵线上之柱。四是山柱,位于山墙中央,直接承托屋脊。五是童柱,位于横梁上之一种短柱,上端之功用和位置,与檐柱及金柱相同,柱末则不与地面接触。柱之下端独立结构则称为础,意即柱之基础,其作用是将柱身所负荷之重力,比较平均地转于地表。础之结构分两部分一曰础,上承柱,下触地。二曰,即柱与础之间附加之版状圆盘。的质料,木石兼有,其作用是防止地上水份上升。柱也可以抽换,如此便可保存柱身的坚固,即使柱脚腐朽,柱仍具支持之功。台基与梁架以外,屋顶为我国传统建筑之另一重要部分。屋顶除有遮盖建筑之实际作用外,亦有其装饰之作用。香港庙宇之屋顶,一般用硬山式屋顶为多。硬山屋顶有五脊二坡,两边山墙直上,与屋顶相交。屋顶两坡上覆以筒瓦或板瓦,相叠成陇,排列并比。屋顶形式种类甚多,在此从略。除上述建筑结构外,庙宇之屋脊,栋梁,墙壁,均有其装饰。在各种装饰形式中,有其专门性考究,在此就不作详细的描述了。 现有近1.5万座庙宇、教堂台湾的庙宇教堂到底有多少座?据台湾“内政部”7月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8年年底,全台湾登记在案的寺庙、教堂共计14993座。其中寺庙以道教最多,占78.4%;佛教次之,占19.5%;其余为教会教堂,并以基督教为主。 仅登记在案的寺庙、教堂,平均每个县市就有600座,如果加上没有登记的,数字更为惊人。其中,寺庙最多的为台南县,有1245座;高雄县次之,有1142座;屏东县第三,有1068座。台湾以一岛之地有这么多的寺庙、教堂,其密度堪称“世界第一”是毫无疑问的。庙宇文化源自大陆台湾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寺庙?其庙宇文化的来源,需要回到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时空背景。来自大陆的先民拓垦台湾之前,台湾并不是想象中的鸟语花香,气候宜人。清朝大臣李鸿章曾经上书慈禧太后,他是这样形容台湾当时的情况,“台湾乃蛮荒漳疠之区,蛮荒之岛,鸟不语,花不香,山不清,水不秀,岛上化外之民,男无情,女无义,弃之不足惜。” 台湾不少民众都能道出自己是第几代、第十几代由大陆渡海迁居台湾先民的后代,简单地说,台湾不少人都是近三四百年间由大陆移居台湾汉人的后代。他们是这样形容先人如何渡海来到台湾谋生的先人们大都是落弟秀才、无业游民、罗汉脚,部分是失意官员、逃犯,他们光着膀子、穿着裤衩,一叶扁舟,摇着橹,渡过宽达一百多公里的“黑水沟”(由于水极深而呈墨色)的台湾海峡。 这些先民带着对新生活的期望,以及对故乡失意不堪回首的复杂心情,冒着台湾海峡水深、浪急、流乱的生命危险,登上台湾这方陌生的土地,他们船上的竹篮里通常放着两样贵重的东西一是祖先牌位;二是家乡、家里所参拜的神明,映照他们强渡黑水沟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开伤心地的悲怆,又有一份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情怀,希望有朝一日经过奋斗,事业有成,光宗耀祖。带着家乡的神明,就是要祈祷神明保佑在外一切平安。 先民们登岛之后的生活比想象中恶劣,那种生活经历一点都不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与自然界的斗争,正如李鸿章所言台湾乃“蛮荒漳疠之区”,自然环境恶劣。为了争夺土地、资源,汉人既与原住民?杀,来自不同地方的汉人也常常出现内哄,“闽客械斗”、“漳泉械斗”无日无之,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把对明天的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所以,各类庙宇如雨后春笋在台湾岛各处出现,数百年来长盛不衰。

能告诉我深圳有免费历史文物看

深圳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文物名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01 大鹏所城 国家 明 龙岗区大鹏镇 2001. 6.25 含城门、赖恩爵府、刘起龙府及民居 02 中英街界碑 省级 清 盐田区沙头角镇 1989.6.29 1#--8#界碑 03 南头古城垣 省级 明 南山区 南头 2002.7.17 含城门、育婴堂、东莞会馆、信国文公祠、内伶仃洋解放纪念碑、及传统民居 04 东纵司令部旧址 省级 民国 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 2002.7.17 含烈士纪念亭、烈士纪念碑、东纵北撤纪念亭 05 黄默堂墓 省级 南宋 福田区莲花山公园 2002.7.17 南宋古墓葬,墓塔合一原葬墓。 06 元勋旧址 省级 明 罗湖区笋岗村 2002.7.17 何姓广府式围屋 07 鹤湖新居 省级 清 龙岗区龙岗罗瑞合村 2002.7.17 罗姓客家围屋 08 大万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区坪山镇大万村 2002.7.17 曾姓客家围屋(清乾隆年) 09 龙田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坑梓镇田段心村 2002.7.17 黄姓客家围屋(清道光年) 10 茂盛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区横岗镇茂盛村 2002.7.17 何姓客家围屋(清咸丰年) 11 曾氏大宗祠 省级 清 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 2002.7.17 广府祠堂,五间四塾四进深。 12 永新桥 市级 清 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 1984.9.6 单跨石拱桥 13 文塔 市级 清 宝安区福永镇岭下村 1984.9.6 六面六级,单筒砖塔。 14 文昌阁 市级 清 宝安区西乡镇固戍村 1984.9.6 四面三层,砖石结构。 15 黄氏宗祠 市级 清 宝安区西乡镇上合村 1998.7.1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重修。 16 绮云书室 市级 清 宝安区西乡镇乐群村 1998.7.15 郑氏家族私塾 17 陈郁故居 市级 清 南山区桃园村 1984.9.6 2000年重修 18 赤湾左炮台 市级 清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3.5.30 2000年修葺 19 赤湾天后宫 市级 当代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8.7.27 1994年在原基址上重建 20 宋少帝陵 市级 清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3.5.30 南宋末帝,现墓葬清光绪年重修。 21 赤湾烟墩 市级 清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8.7.27 南头古城附属军事设施 22 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 市级 当代 福田区烈士陵园内 1988.7.27 由深圳市民政局管理 23 黄思铭公世祠 市级 清 福田区下沙村 1998.7.15 含陈杨侯古庙(1992年重修) 24 省港罢工接待站旧址 市级 当代 罗湖区东门老街 1988.7.27 1999年东门老街改造时搬迁重建 25 东江抗日游击指挥部旧址 市级 当代 罗湖区东门老街 1983.5.30 2002年老街改造时按民国原貌重建 26 沙栏吓村天后宫 市级 清 盐田区沙头角中英街 1988.7.27 2002年修葺 27 吴氏宗祠 市级 清 盐田区沙头角中英街 1988.7.27 1996年重修 28 大梅沙古遗址 市级 史前 盐田区大梅沙海滩 1983.5.30 古遗址,现状保护,局部曾发掘。 29 东纵“前进报社”旧址 市级 现代 龙岗区坪山镇石灰陂 1984.9.6 在曾生故居和东纵纪念馆旁 30 文武帝宫 市级 清 龙岗区坪山镇坪山墟 1998.7.15 东纵成立大会在文武帝宫门前广场举行 31 东纵军政干校旧址 市级 现代 龙岗区大鹏镇东山寺 1984.9.6 寺前清代石牌坊今尚存,其余建筑在基址重建 32 大坑烟墩 市级 明 龙岗区大鹏镇大亚湾 1984.9.6 大鹏古城附属军事设施,历代均有修葺 33 赖恩爵将军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 1984.9.6 古墓葬 34 赖太母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 1984.9.6 古墓葬 35 刘起龙将军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大坑山 1983.5.30 古墓葬 36 汪刘二公祠 市级 清 南山区关口村 1988.7.27 今存后殿及基址 37 振威将军府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古城内 1984.9.6 即赖恩爵府,应并入大鹏古城内。 38 刘起龙将军府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古城内 1984.9.6 应并入大鹏古城内 39 育婴堂 市级 清 南山区南头古城内 1984.9.6 天主教堂,应并入南头古城内。 40 东莞会馆 市级 清 南山区南头古城内 1984.9.6 应并入南头古城内 41 信国文公祠 市级 清 南山区南头古城内 1984.9.6 文天祥祠,应并入南头古城内。 42 解放内伶仃洋纪念碑 市级 当代 南山区中山公园内 1984.9.6 1950年建,应并入南头古城内。 说明 1. 共计4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0处。 2. 振威将军府和刘起龙将军府并入大鹏古城,育婴堂、东莞会馆、信国文公祠和解放内伶仃洋纪念碑等并入南头古城,则为36处(42个点)文物保护单位。 深圳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2003年11月18日 区划 序号 文 物 名 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福 田 区 01 上沙怀德黄公祠、天后宫 区级 明、清 福田区上沙村 2001.10.16 始建于明,清代和当代均曾重修。 02 上梅林龙母宫、 梅庄黄公祠 区级 明、清 福田区上梅林村 2001.10.16 始建于明。龙母宫于清代重建,是我市目前所发现仅存的民俗建筑类型。梅庄黄公祠于当代重建。 03 下梅林郑氏宗祠 区级 清 福田区下梅林村 2001.10.16 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 04 新洲简氏宗祠 区级 清 福田区新洲村 2001.10.16 三间两进两天井,砖木结构。 05 石厦杨侯宫 区级 清 福田区石厦村 2001.10.16 祀奉杨六郎。当代大修。 06 石厦碉楼及宗祠 区级 清、 民国 福田区石厦村 2001.10.16 含潘氏宗祠(1990年、赵氏宗祠 07 潘英吾夫妇墓 区级 明 福田区石厦村 2001.10.16 位于现深圳市农科中心院后。 08 龙秋古井 区级 明、清 福田区水围村 2003.4.14 始建于明代,历代均有修葺。 09 庄琼英夫妇合葬墓 区级 清 福田区莲花山公园 2003.4.14 清光绪六年(1880)原葬墓 宝安 区 10 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1928年) 区级 现代 松岗镇燕川村 1999.3.29 位于素白陈公祠(清代建筑)内。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祠内举行。 11 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 区级 现代 松岗镇燕川村 1999.3.29 分别位于陈氏大宗祠和泽培公祠(均为清代建筑)内。1944年7月,东宝行政督导处在此成立。 12 燕川古建群 区级 清 松岗镇燕川村 1999.3.29 含五座陈氏家族分支祠堂、乡贤祠、祥溪禅院和四十余栋传统民居建筑。 13 宋陈朝举墓 区级 宋-清 沙井镇衙边村 1999.3.29 南宋人物,墓葬曾先后于清代和当代重修。 宝 安 区 14 营救文化名人旧址 区级 抗战 龙华镇白石龙村 2003.11.3 旧址为建于清末的白石龙村天主堂 15 东方村文氏大宗祠 区级 明-清 松岗镇东方村 2003.11.3 含公明镇马山头村华宝鸡场的文应麟墓在内 16 沙井龙津石塔 区级 南宋 沙井镇沙井村桥东 2003.11.3 四角单层石塔,宋嘉定庚辰年(1220)建 17 沙井智熙家塾 区级 清末 沙井镇壆岗村 2003.11.3 三间两进、家塾家祠合一式建筑,1908年建 18 沙井曾耀添宅 区级 民国 沙井镇上星村 2003.11.3 中西合壁式华侨建筑 19 沙井江氏大宗祠 区级 清 沙井镇步涌村 2003.11.3 始建于明代,历代均有修葺。2002年重修。 龙 岗 区 20 钟氏宅第 区级 清 大鹏镇王桐山村 2001. 6.7 21 茂盛世居 区级 清 横岗镇茂盛村 2001.6.7 2002年7月17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2 龙田世居 区级 清 坑梓镇田段心村 2001.6.7 2002年7月17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3 新乔世居 区级 清 坑梓镇田新乔村 2001.6.7 黄姓客家围。 24 洪围 区级 清 坑梓镇田西坑村 2001.6.7 黄姓客家围,是我市现存最早的客家围屋。 25 念妇贤医院旧址 区级 民国 平湖镇平湖墟 2001.6.7 有黎元洪大总统题匾 26 记劬劳学校旧址 区级 民国 平湖镇平湖墟 2001.6.7 有黎元洪大总统题匾 27 兰著学校旧址 区级 民国 龙岗镇回龙埔村 2001.6.7 我市现存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28 乐育神学院旧址 区级 清 布吉镇李朗村 2001.6.7 我市现存最早的天主教建筑之一。 龙岗区 29 观祥古寺旧址 区级 清 布吉镇沙湾村 2001.6.7 佛教建筑 30 曾生故居 区级 清 坪山镇石灰陂 2001.6.7 客家围屋,现角楼已不存 31 清标彤管牌坊 区级 清 大鹏镇水贝村 2001.6.7 四柱三间石构冲天牌坊 说 明 1.我市已经公布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1处,其中福田区9处,宝安区10处,龙岗区12处。 2.龙岗区的茂盛世居和龙田世居已于2002年7月17日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3.资料来源: a)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田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福府[2001]62号); b)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田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福府[2003]34号); c)宝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宝安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深宝府[1999]24号); d)龙岗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田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深龙府[2001]30号); e)宝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宝安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深宝府[2003]80号); 深圳市镇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2003年11月18日 序号 文 物 名 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01 沙四龙津石塔(转区保) 镇级 南宋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四角单层石塔,建于宋嘉定庚辰(1220)年,是我市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 02 沙四围头井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圆腹砖井壁,六角形花岗岩井栏。 03 衙边云林仙井 镇级 明 沙井镇衙边村 2000.6.13 方口圆腹条石井壁,是明云林墟市时期遗物。 04 衙边云溪井 镇级 明 沙井镇衙边村 2000.6.13 圆口圆腹砖井壁 05 沙四观音天后庙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一间两进,砖木结构。道光九年重修。 06 沙井洪圣古庙遗址 镇级 明 沙井镇沙井大街 2000.6.13 南海神庙,现存高台基址和部分石作构件。 07 壆岗北帝庙 镇级 清 沙井镇壆岗村 2000.6.13 三间三进,砖木结构,祀奉北帝神。 08 壆岗智熙家塾(转区保) 镇级 清 沙井镇壆岗村 2000.6.13 三间两进,砖木结构,当地华侨所建。 09 壆岗陈氏大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壆岗村 2000.6.13 三间三进。砖木结构。 10 黄埔洪田围 镇级 明-清 沙井镇黄埔洪田新村 2000.6.13 三横三纵式广府围,有碉楼。 11 新二古村落 镇级 清 沙井镇新二村 2000. 6.13 保留从清代到民国的各种类型建筑 12 步涌江氏大宗祠(转区保) 镇级 清 沙井镇步涌村 2000. 6. 13 三间三进,砖木结构,蚝壳外墙。 13 万丰潘氏大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万丰村 2000.6.13 历代皆有维修 序号 文 物 名 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14 万丰钟岗公祖祠 镇级 清 沙井镇万丰村 2000.6.13 祀奉明代理学家、音乐家潘钟岗 15 沙四升平围围墙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墙体用蚝灰、黄泥、糯米汁版筑。 16 万丰福镇围围墙 镇级 清 沙井镇万丰村 2000.6.13 含围门上的箭楼 17 壆岗碉楼 镇级 清末 民初 沙井镇壆岗村 2000.6.13 高三层,混凝土结构。 18 上星曾耀添宅(转区保) 镇级 民国 初年 沙井镇上星龙头旧村 2000.6.13 中西合璧式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19 南宋陈梦龙墓 镇级 清 沙井镇新桥村 2000.6.13 相传陈梦龙是南宋理宗的驸马。墓葬位于新桥白沙高速公路入口处。 20 洪田七烈士墓 镇级 抗日战争时期 沙井镇黄埔洪田村 2000.6.13 东纵烈士,1944年在此地牺牲。 21 凤岩古庙(凤凰村) 镇级 元 福永镇凤凰山 2001.2.15 始建于元,1983年重建。含6处公布的文物(均为摩崖题刻)。 22 杨侯宫(桥头村) 镇级 清 福永镇桥头村 2001.2.15 祀奉杨六郎。1986年重修。 23 凤凰村明、清古建筑群60座 镇级 明-清 福永镇凤凰村 2001.2.15 现存明清古建筑60余座,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含公布的20处文物点(古建筑、壁画、古井3口)。 24 塘尾村邓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塘尾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994年重建。 25 福永村陈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福永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清同治年重修。 26 福永村梁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福永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清道光年重修。 27 福永村庄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福永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清道光年重修。 28 桥头村林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桥头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清同治年重修。 29 桥头村陈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桥头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清光绪17年(1891)重修。 30 怀德村潘氏宗祠 镇级 元 福永镇怀德村 2001.2.15 始建于元代,清乾隆年重修,1994年重建。含祠内已公布的文物点清乾隆“潘氏宗祠重修碑”。 31 怀德村谦吾公家塾 镇级 清 福永镇怀德村 2001.2.15 始建于清初。光绪年重修。 32 怀德村梅桃松三公祠 镇级 明 福永镇怀德村 2001.2.15 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清嘉庆年重修。 33 白石厦村文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白石厦村 2001.2.15 始建于明代,1994年重建。 34 白石厦村石琚公祠 镇级 清 福永镇白石厦村 2001.2.15 清顺治年建,同治年间重修。 35 桥头植利碉楼 镇级 民国 福永镇桥头村 2001.2.15 中西合壁式砖石结构,高三层,二开间。 36 明代立新水库旁 潘氏五、六、七世祖墓 镇级 明 福永镇立新水库边 2001.2.15 共三座。明代始建,光绪32(1906)年重修。 37 元代万丰村后山 邓氏四世祖墓 镇级 元 沙井万丰村后山北坡 2001.2.15 元代始建,清乾隆年间重修。 38 兴围村革命烈士纪念碑 镇级 当代 福永镇兴围村 2001.2.1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 39 桥头尖岭山革命烈士墓群 镇级 民国 福永镇桥头村尖岭山 2001.2.15 东江游击队11名烈士墓,1947年葬。 40 明代凤凰岩文狄介公墓 镇级 明 凤凰岩古庙下侧山腰 2001.2.15 文璧七世孙。墓葬于民国13年重修。 41 沙头广居 镇级 民国 沙头村沙头二路6号 2003.10.9 中西合壁式华侨建筑 42 蟾生新楼 镇级 民国 沙井镇壆岗村 2003.10.9 含蟾生新楼、蟾生旧楼及附近民居 43 新桥当铺 镇级 清代 沙井镇永新桥东侧 2003.10.9 碉楼式建筑,高六层,土木结构 44 南洞古村落 镇级 清代 沙井镇黄埔村南洞 2003.10.9 广府式村落,现存民居二十余座。 45 大钟山遗址 镇级 汉-清 沙井镇万丰村大钟山 2003.10.9 古代墓葬群遗址,曾出土晋代榫卯砖。 46 曾汝贵墓 镇级 清 沙井新桥象山大龙岗 2003.10.9 墓主终于明嘉靖27年(1548),清雍正四年(1723)重修。含并列的曾福山、曾翠松两座墓葬。 47 德辉陈公祠 镇级 清 沙井镇衙边村 2003.10.9 三间两进,砖木结构。 48 辛养陈氏大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辛养村 2003.10.9 三间四进,砖木结构。 49 沙井陈氏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3.10.9 三间四进,砖木结构。 50 宗汉公家塾 镇级 清 沙井镇步涌村 2003.10.9 三间两进,砖木结构,江姓祠堂。 51 宣玉钟公祠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头村 2003.10.9 三间两进,砖木结构。 52 冼氏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黄埔村 2003.10.9 三间两进,砖木结构。 说 明 1. 以上共计镇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其中,沙井镇28处;福永镇20处(共51个点)。 2. 资料来源: a)沙井镇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沙井镇第一批镇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沙府[2000]33号)。 b)福永镇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永镇第一批镇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宝福府[2001]12号) c)沙井镇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沙井镇第二批镇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2003.10.9月公布。 3.沙井镇龙津石塔、智熙家塾、曾耀添宅、江氏大宗祠四处镇保单位已转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香港湾仔有什么好玩的?

旅游休闲: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简称会展;英文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HKCEC)是香港的主要大型会议及展览场地,位于香港岛湾仔北岸,是香港的主要地标之一。会展由香港贸易发展局拥有,并由新创建集团的全资附属机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金紫荆广场 位于香港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人工岛上的东北部,是博览海滨花园的一部份,临近湾仔临时海滨花园及维多利亚港。广场是为纪念香港主权移交而设立。金紫荆广场是不少中国内地游客到香港旅游时必到的旅游景点。旧湾仔邮政局 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邮政局建筑,位于香港岛湾仔区湾仔峡道和皇后大道东交界。该邮政局于1912年至1913年间兴建,于1915年3月1日正式开放为湾仔邮政局。这座建筑现在已经成为了香港法定古迹,并由环境保护署用作环境资源中心,称为环保轩,展示关于环保的资料及图片等,免费入场。洪圣庙 (又称洪圣宫或洪圣古庙)为祭拜海神洪圣的庙宇。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为洪圣爷诞,不少地方均有大型庆祝活动。湾仔电脑城 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130号修顿花园,是香港岛其中一个大型电脑商场。湾仔电脑城前身是运通泰大酒楼,结业后于1996年12月以3.25亿港元出售予富商刘銮雄属下的华人置业,并被改装成电脑商场出租。湾仔电脑城共有3层购物商场,共140间商铺,总楼面面积约36,716平方呎,主要销售桌上型电脑、手提电脑、数码产品包括数码相机、PDA、光盘、电脑周边产品及配件等消费品,亦有二手商店等。大佛口行人天桥 姻缘石 位于香港港岛的宝云道 ,邻近“肇辉台”私人住宅大厦。据说“姻缘石”是一块能使人“求配偶得配偶;求子嗣得子嗣”的神奇石岩。它的形态像一枝石笔斜插在石座上。据说它成功为众多情侣缔结美满良缘。另一说为外貌酷似阳具,故有“求子嗣得子嗣”之名云云。著名地点、街道及建筑物: 太原街地点及街道湾仔运动场 修顿球场 坚拿道 坚尼地道 宝云道 皇后大道东 太原街 - 玩具街及生肖吉祥物 利东街 - 喜帖街(因地区重建而消失) 克街 - 小食街 建筑物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金紫荆广场 湾仔政府大楼 及 区域法院 税务大楼 入境事务大楼 警察总部 洪圣古庙,在皇后大道东 北帝古庙,在石水渠街尾,近坚尼地道 旧湾仔邮政局 湾仔街市 律敦治医院 宝云道姻缘石 湾仔码头 中环广场 新鸿基中心 合和中心 和昌大押,在庄士顿道及大王东街交界 循道卫理香港堂 修顿球场 湾仔运动场

湾仔区哪最好玩

湾仔区是香港十八区之一,位于香港岛。 香港第二高的楼宇「中环广场」、铜锣湾商业区、跑马地马场都是位于湾仔区。 地理湾仔区包括湾仔、铜锣湾、跑马地、大坑、渣甸山、湾仔峡。 要留意海底隧道、维多利亚公园、天後地铁站、励德邨等都是位于东区社区环境私人屋苑本区的私人屋苑多数位于跑马地及渣甸山,湾仔及铜锣湾则以单幢式楼宇为主。 大型商场时代广场 铜锣湾广场 兴利中心 (三越百货) 崇光百货 皇室堡商场 世界贸易中心 湾仔电脑城 合和中心商场 公共设施大专院校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摩理臣山分校) 基础教育皇仁书院 圣公会邓肇坚中学 圣保禄学校 圣保禄中学 玛利曼中学 香港真光中学 嘉诺撒圣芳济书院 香港华仁书院 何东中学 佛教黄凤翎中学 医疗服务邓肇坚医院 律敦治医院 东华东院 湾仔分科诊所 旅游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金紫荆广场 香港大球场 跑马地马场 香港中央图书馆 洪圣古庙 湾仔旧邮政局(现为环境资源中心) 宝云道姻缘石 警察博物馆 交通主要交通干道告士打道 香港仔隧道 坚拿道天桥 怡和街 轩尼斯道 湾仔道 皇後大道东 公共交通地铁 港岛线湾仔、铜锣湾 电车 公共汽车 新巴2、2A、2X、8、8P、15、18、18P、19、23、23A、23B、25、26、38、42、63、66、81、720、M722 城巴1、5、5B、6、6X、8X、10、11、37A、37B、40、40M、70、72、72A、76、77、85、90、92、96、97、260、592、780、788、789、A11、A12、E11 过海隧道公共汽车101、102、103、104、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5、116、117、170、171、182、601、603、619、671、680、681、690、692、905、914、960、961、962、968、969 小巴 绿色专线小巴 4A、4B、4C、5、6、7、9、11、14M、21A、21M、24A、24M、25、28、30、31、35M、36X、39M、40、56、69 红色公共小巴 西环-铜锣湾、铜锣湾-筲箕湾、慈云山-铜锣湾、荃湾-湾仔 以上只列出全日行走的公共汽车及小巴路线 渡轮 尖沙咀-湾仔 红磡-湾仔

香港湾仔区是台湾吗

不是台湾,是香港啊湾仔(Wan chai)位于香港岛北岸中央位置,是一个新旧并存的独特社区,揉合旧传统与新发展的精粹,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和最富传统文化特色的地区之一。湾仔区:这个海滨小村,人口稀少,大部分是渔民,他们集中在洪圣古庙一带作业,因该处可俯瞰整个港口。村民供奉的洪圣古庙,仍然屹立在皇后大道东原来的位置,但多年的填海工程已把海岸线推前了,密集的住宅与商业楼宇现环绕着洪圣古庙。湾仔在一九二一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工程,主要是为舒缓长期的住屋需求。在九年的填海工程中,共填得36.4公顷土地,由东面的铜锣湾伸展至西面的军器厂街。因填海而得的庄士敦道、马师道、杜老志道、史钊域道及菲林明道,现已成为湾仔区熙来攘往的主要道路。在一九五○年代,湾仔是个憩静的居住地区。至一九七○年代,铜锣湾至红_的海底隧道落成,以及海旁的告士打道启用之后,湾仔便成为连接香港与九龙的主要通道,也是贯通港岛东部与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湾仔拥有多座世界级的著名商业大厦与摩天大楼,其中具代表性的有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环广场及时代广场。,它亦保存了独特的历史建筑物,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文物包括香港最古老的邮政局--湾仔旧邮政局(现已被列为法定古迹),一个半世纪前见证海旁发展的洪圣古庙,以及供奉北帝铜像的北帝庙。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哪里有烧香拜佛的妙店

白云区记得只有洪圣古庙你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吉星许愿,里面恭请了观音菩萨等多尊神佛,法相神圣庄严。

香港第一凶宅讲的是什么,是哪个房子

南固台那个红色别墅湾仔船街一带被拆卸的唐楼旧址,在日治时期曾用作慰安妇楼,所以流传出不少鬼故事。曾是著名豪宅的古屋南固台最为著名。南固台建於一九一八年,当年屋主乃富商杜仲文。南固台为一幢糅合中西建筑风格两层高别墅大屋,是当时湾仔区内的著名豪宅,据老街坊称,船街一带的旧楼在日治时期曾沦为慰安区,被日军充当军娼的妇女,港岛区的集中住在大道东近船街一带的唐楼中,而九龙区则住在尖沙咀金巴利道。故不时有人因反抗而遭日军凌辱虐杀,战后该处一带唐楼便有过关於慰安妇闹鬼的传说。街坊邓女士表示,曾听闻有一批印巴籍男青年,深夜在南固台游玩期间,看见石楼梯上有黑影向他们招手,吓得该批青年飞奔而逃。另一女街坊邓女士亦闻说,过去曾有人在南固台过夜时,发现屋内有怪声及鬼影,亦有传南固台每逢夜深,屋内常有一团团绿色的怪火及怪光飘浮,有时怪火更会飘出屋外。不少街坊更常听到大宅内传出一阵阵女人的惨叫声。以前由一些女佣长住看屋,工人不时将屋前种植的水果赠予街坊,但自该些女佣人离去后,大屋荒废无人打理,至於南固台毗邻的圣璐琦中学旧校舍,目睹内的灯光忽暗忽明。至於同济中学旧址地台俗称山洞(平台底的去水涵洞)地方,青年入内玩耍遭灵体上身月前有一批青年男女打算到南固台进行探险,但当到达南固台对开的楼梯时,有人看到楼梯上有一黑形向他们招手,其中两名少女更怀疑是灵体上身,甚至连接报到场支援的警员亦控制不到两人,事件更成日各大报章的头条新闻!毗邻的恐怖中学及古庙南固台旁边有一间已荒废的圣璐琦书院,恐怖气氛更比南固台有过之而无不及,亦盛传有鬼魅出现。曾有居民路经旧校舍时,目睹内里的灯光忽暗忽明,更不时传出不知明的叫声。过去曾有一名老妇上吊身亡,自此便常有人见到她的幽灵出现。而街口洪圣古庙后的旧宅遗址,亦曾流传不少人遇过鬼。附近居民的评论其中一名居民李伯表示。

江门市有什么庙

江门市 白水内置在水中的月亮旅游景区,寺庙和手表音频和视频,龙母庙,天后宫,列表青云桥的白色水纪念碑。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庙,原来的寺庙也被称为“孔庙学宫,新会双水侨乡关帝庙说,关帝庙,佛山祖庙是一个著名的风水网站建设,鹤山市共和关帝庙鹤山境内已经有20多座,关公殿,这是清光绪丙申(1896年)由当地士绅中国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老庙重建和维修37年(1948年)。

庙宇的人文遗产

深圳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文物名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01 大鹏所城 国家 明 龙岗区大鹏镇 2001. 6.25 含城门、赖恩爵府、刘起龙府及民居 02 中英街界碑 省级 清 盐田区沙头角镇 1989.6.29 1#--8#界碑 03 南头古城垣 省级 明 南山区 南头 2002.7.17 含城门、育婴堂、东莞会馆、信国文公祠、内伶仃洋解放纪念碑、及传统民居 04 东纵司令部旧址 省级 民国 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 2002.7.17 含烈士纪念亭、烈士纪念碑、东纵北撤纪念亭 05 黄默堂墓 省级 南宋 福田区莲花山公园 2002.7.17 南宋古墓葬,06 元勋旧址 省级 明 罗湖区笋岗村 2002.7.17 何姓广府式围屋 07 鹤湖新居 省级 清 龙岗区龙岗罗瑞合村 2002.7.17 罗姓客家围屋 08 大万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区坪山镇大万村 2002.7.17 曾姓客家围屋(清乾隆年) 09 龙田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坑梓镇田段心村 2002.7.17 黄姓客家围屋(清道光年) 10 茂盛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区横岗镇茂盛村 2002.7.17 何姓客家围屋(清咸丰年) 11 曾氏大宗祠 省级 清 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 2002.7.17 广府祠堂,12 永新桥 市级 清 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 1984.9.6 单跨石拱桥 13 文塔 市级 清 宝安区福永镇岭下村 1984.9.6 六面六级,15 黄氏宗祠 市级 清 宝安区西乡镇上合村 1998.7.1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重修。16 绮云书室 市级 清 宝安区西乡镇乐群村 1998.7.15 郑氏家族私塾 17 陈郁故居 市级 清 南山区桃园村 1984.9.6 2000年重修 18 赤湾左炮台 市级 清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3.5.30 2000年修葺 19 赤湾天后宫 市级 当代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8.7.27 1994年在原基址上重建 20 宋少帝陵 市级 清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3.5.30 南宋末帝,现墓葬清光绪年重修。计4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 振威将军府和刘起龙将军府并入大鹏古城,育婴堂、东莞会馆、信国文公祠和解放内伶仃洋纪念碑等并入南头古城,则为36处(42个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圳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2003年11月18日 区划 序号 文 物 名 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福 田 区 01 上沙怀德黄公祠、天后宫 区级 明、清 福田区上沙村 2001.10.16 始建于明,清代和当代均曾重修。是我市目前所发现仅存的民俗建筑类型。梅庄黄公祠于当代重建。03 下梅林郑氏宗祠 区级 清 福田区下梅林村 2001.10.16 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当代大修。06 石厦碉楼及宗祠 区级 清、 民国 福田区石厦村 2001.10.16 含潘氏宗祠(1990年、赵氏宗祠 07 潘英吾夫妇墓 区级 明 福田区石厦村 2001.10.16 位于现深圳市农科中心院后。08 龙秋古井 区级 明、清 福田区水围村 2003.4.14 始建于明代,09 庄琼英夫妇合葬墓 区级 清 福田区莲花山公园 2003.4.14 清光绪六年(1880)原葬墓 宝安 区 10 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1928年) 区级 现代 松岗镇燕川村 1999.3.29 位于素白陈公祠(清代建筑)内。中共宝安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祠内举行。11 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 区级 现代 松岗镇燕川村 1999.3.29 分别位于陈氏大宗祠和泽培公祠(均为清代建筑)内。12 燕川古建群 区级 清 松岗镇燕川村 1999.3.29 含五座陈氏家族分支祠堂、乡贤祠、祥溪禅院和四十余栋传统民居建筑。墓葬曾先后于清代和当代重修。宝 安 区 14 营救文化名人旧址 区级 抗战 龙华镇白石龙村 2003.11.3 旧址为建于清末的白石龙村天主堂 15 东方村文氏大宗祠 区级 明-清 松岗镇东方村 2003.11.3 含公明镇马山头村华宝鸡场的文应麟墓在内 16 沙井龙津石塔 区级 南宋 沙井镇沙井村桥东 2003.11.3 四角单层石塔,宋嘉定庚辰年(1220)建 17 沙井智熙家塾 区级 清末 沙井镇壆岗村 2003.11.3 三间两进、家塾家祠合一式建筑,1908年建 18 沙井曾耀添宅 区级 民国 沙井镇上星村 2003.11.3 中西合壁式华侨建筑 19 沙井江氏大宗祠 区级 清 沙井镇步涌村 2003.11.3 始建于明代,历代均有修葺。c)宝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宝安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深宝府[1999]24号);d)龙岗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田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深龙府[2001]30号);e)宝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宝安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深宝府[2003]80号);深圳市镇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2003年11月18日 序号 文 物 名 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01 沙四龙津石塔(转区保) 镇级 南宋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四角单层石塔,建于宋嘉定庚辰(1220)年,是我市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六角形花岗岩井栏。03 衙边云林仙井 镇级 明 沙井镇衙边村 2000.6.13 方口圆腹条石井壁,04 衙边云溪井 镇级 明 沙井镇衙边村 2000.6.13 圆口圆腹砖井壁 05 沙四观音天后庙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一间两进,道光九年重修。现存高台基址和部分石作构件。08 壆岗智熙家塾(转区保) 镇级 清 沙井镇壆岗村 2000.6.13 三间两进,当地华侨所建。09 壆岗陈氏大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壆岗村 2000.6.13 三间三进。11 新二古村落 镇级 清 沙井镇新二村 2000. 6.13 保留从清代到民国的各种类型建筑 12 步涌江氏大宗祠(转区保) 镇级 清 沙井镇步涌村 2000. 6. 13 三间三进,砖木结构,蚝壳外墙。13 万丰潘氏大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万丰村 2000.6.13 历代皆有维修 序号 文 物 名 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14 万丰钟岗公祖祠 镇级 清 沙井镇万丰村 2000.6.13 祀奉明代理学家、音乐家潘钟岗 15 沙四升平围围墙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墙体用蚝灰、黄泥、糯米汁版筑。18 上星曾耀添宅(转区保) 镇级 民国 初年 沙井镇上星龙头旧村 2000.6.13 中西合璧式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19 南宋陈梦龙墓 镇级 清 沙井镇新桥村 2000.6.13 相传陈梦龙是南宋理宗的驸马。墓葬位于新桥白沙高速公路入口处。含6处公布的文物(均为摩崖题刻)。23 凤凰村明、清古建筑群60座 镇级 明-清 福永镇凤凰村 2001.2.15 现存明清古建筑60余座,含公布的20处文物点(古建筑、壁画、古井3口)。24 塘尾村邓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塘尾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26 福永村梁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福永村 2001.2.15 始建于明。01.2.15 始建于明代,34 白石厦村石琚公祠 镇级 清 福永镇白石厦村 2001.2.15 清顺治年建,同治年间重修。35 桥头植利碉楼 镇级 民国 福永镇桥头村 2001.2.15 中西合壁式砖石结构,明代始建,光绪32(1906)年重修。37 元代万丰村后山 邓氏四世祖墓 镇级 元 沙井万丰村后山北坡 2001.2.15 元代始建,清乾隆年间重修。38 兴围村革命烈士纪念碑 镇级 当代 福永镇兴围村 2001.2.1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39 桥头尖岭山革命烈士墓群 镇级 民国 福永镇桥头村尖岭山 2001.2.15 东江游击队11名烈士墓,40 明代凤凰岩文狄介公墓 镇级 明 凤凰岩古庙下侧山腰 2001.2.15 文璧七世孙。墓葬于民国13年重修。41 沙头广居 镇级 民国 沙头村沙头二路6号 2003.10.9 中西合壁式华侨建筑 42 蟾生新楼 镇级 民国 沙井镇壆岗村 2003.10.9 含蟾生新楼、蟾生旧楼及附近民居 43 新桥当铺 镇级 清代 沙井镇永新桥东侧 2003.10.9 碉楼式建筑,现存民居二十余座。45 大钟山遗址 镇级 汉-清 沙井镇万丰村大钟山 2003.10.9 古代墓葬群遗址,曾出土晋代榫卯砖。46 曾汝贵墓 镇级 清 沙井新桥象山大龙岗 2003.10.9 墓主终于明嘉靖27年(1548),清雍正四年(1723)重修。含并列的曾福山、曾翠松两座墓葬。49 沙井陈氏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3.10.9 三间四进,江姓祠堂。砖木结构。说 明 1. 以上共计镇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福永镇20处(共51个点)。

能告诉我深圳有免费历史文物看

深圳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文物名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01 大鹏所城 国家 明 龙岗区大鹏镇 2001. 6.25 含城门、赖恩爵府、刘起龙府及民居 02 中英街界碑 省级 清 盐田区沙头角镇 1989.6.29 1#--8#界碑 03 南头古城垣 省级 明 南山区 南头 2002.7.17 含城门、育婴堂、东莞会馆、信国文公祠、内伶仃洋解放纪念碑、及传统民居 04 东纵司令部旧址 省级 民国 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 2002.7.17 含烈士纪念亭、烈士纪念碑、东纵北撤纪念亭 05 黄默堂墓 省级 南宋 福田区莲花山公园 2002.7.17 南宋古墓葬,墓塔合一原葬墓。 06 元勋旧址 省级 明 罗湖区笋岗村 2002.7.17 何姓广府式围屋 07 鹤湖新居 省级 清 龙岗区龙岗罗瑞合村 2002.7.17 罗姓客家围屋 08 大万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区坪山镇大万村 2002.7.17 曾姓客家围屋(清乾隆年) 09 龙田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坑梓镇田段心村 2002.7.17 黄姓客家围屋(清道光年) 10 茂盛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区横岗镇茂盛村 2002.7.17 何姓客家围屋(清咸丰年) 11 曾氏大宗祠 省级 清 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 2002.7.17 广府祠堂,五间四塾四进深。 12 永新桥 市级 清 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 1984.9.6 单跨石拱桥 13 文塔 市级 清 宝安区福永镇岭下村 1984.9.6 六面六级,单筒砖塔。 14 文昌阁 市级 清 宝安区西乡镇固戍村 1984.9.6 四面三层,砖石结构。 15 黄氏宗祠 市级 清 宝安区西乡镇上合村 1998.7.1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重修。 16 绮云书室 市级 清 宝安区西乡镇乐群村 1998.7.15 郑氏家族私塾 17 陈郁故居 市级 清 南山区桃园村 1984.9.6 2000年重修 18 赤湾左炮台 市级 清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3.5.30 2000年修葺 19 赤湾天后宫 市级 当代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8.7.27 1994年在原基址上重建 20 宋少帝陵 市级 清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3.5.30 南宋末帝,现墓葬清光绪年重修。 21 赤湾烟墩 市级 清 南山区蛇口赤湾 1988.7.27 南头古城附属军事设施 22 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 市级 当代 福田区烈士陵园内 1988.7.27 由深圳市民政局管理 23 黄思铭公世祠 市级 清 福田区下沙村 1998.7.15 含陈杨侯古庙(1992年重修) 24 省港罢工接待站旧址 市级 当代 罗湖区东门老街 1988.7.27 1999年东门老街改造时搬迁重建 25 东江抗日游击指挥部旧址 市级 当代 罗湖区东门老街 1983.5.30 2002年老街改造时按民国原貌重建 26 沙栏吓村天后宫 市级 清 盐田区沙头角中英街 1988.7.27 2002年修葺 27 吴氏宗祠 市级 清 盐田区沙头角中英街 1988.7.27 1996年重修 28 大梅沙古遗址 市级 史前 盐田区大梅沙海滩 1983.5.30 古遗址,现状保护,局部曾发掘。 29 东纵“前进报社”旧址 市级 现代 龙岗区坪山镇石灰陂 1984.9.6 在曾生故居和东纵纪念馆旁 30 文武帝宫 市级 清 龙岗区坪山镇坪山墟 1998.7.15 东纵成立大会在文武帝宫门前广场举行 31 东纵军政干校旧址 市级 现代 龙岗区大鹏镇东山寺 1984.9.6 寺前清代石牌坊今尚存,其余建筑在基址重建 32 大坑烟墩 市级 明 龙岗区大鹏镇大亚湾 1984.9.6 大鹏古城附属军事设施,历代均有修葺 33 赖恩爵将军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 1984.9.6 古墓葬 34 赖太母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 1984.9.6 古墓葬 35 刘起龙将军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大坑山 1983.5.30 古墓葬 36 汪刘二公祠 市级 清 南山区关口村 1988.7.27 今存后殿及基址 37 振威将军府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古城内 1984.9.6 即赖恩爵府,应并入大鹏古城内。 38 刘起龙将军府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古城内 1984.9.6 应并入大鹏古城内 39 育婴堂 市级 清 南山区南头古城内 1984.9.6 天主教堂,应并入南头古城内。 40 东莞会馆 市级 清 南山区南头古城内 1984.9.6 应并入南头古城内 41 信国文公祠 市级 清 南山区南头古城内 1984.9.6 文天祥祠,应并入南头古城内。 42 解放内伶仃洋纪念碑 市级 当代 南山区中山公园内 1984.9.6 1950年建,应并入南头古城内。 说明 1. 共计4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10处。 2. 振威将军府和刘起龙将军府并入大鹏古城,育婴堂、东莞会馆、信国文公祠和解放内伶仃洋纪念碑等并入南头古城,则为36处(42个点)文物保护单位。 深圳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2003年11月18日 区划 序号 文 物 名 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福 田 区 01 上沙怀德黄公祠、天后宫 区级 明、清 福田区上沙村 2001.10.16 始建于明,清代和当代均曾重修。 02 上梅林龙母宫、 梅庄黄公祠 区级 明、清 福田区上梅林村 2001.10.16 始建于明。龙母宫于清代重建,是我市目前所发现仅存的民俗建筑类型。梅庄黄公祠于当代重建。 03 下梅林郑氏宗祠 区级 清 福田区下梅林村 2001.10.16 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 04 新洲简氏宗祠 区级 清 福田区新洲村 2001.10.16 三间两进两天井,砖木结构。 05 石厦杨侯宫 区级 清 福田区石厦村 2001.10.16 祀奉杨六郎。当代大修。 06 石厦碉楼及宗祠 区级 清、 民国 福田区石厦村 2001.10.16 含潘氏宗祠(1990年、赵氏宗祠 07 潘英吾夫妇墓 区级 明 福田区石厦村 2001.10.16 位于现深圳市农科中心院后。 08 龙秋古井 区级 明、清 福田区水围村 2003.4.14 始建于明代,历代均有修葺。 09 庄琼英夫妇合葬墓 区级 清 福田区莲花山公园 2003.4.14 清光绪六年(1880)原葬墓 宝安 区 10 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1928年) 区级 现代 松岗镇燕川村 1999.3.29 位于素白陈公祠(清代建筑)内。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祠内举行。 11 东宝行政督导处旧址 区级 现代 松岗镇燕川村 1999.3.29 分别位于陈氏大宗祠和泽培公祠(均为清代建筑)内。1944年7月,东宝行政督导处在此成立。 12 燕川古建群 区级 清 松岗镇燕川村 1999.3.29 含五座陈氏家族分支祠堂、乡贤祠、祥溪禅院和四十余栋传统民居建筑。 13 宋陈朝举墓 区级 宋-清 沙井镇衙边村 1999.3.29 南宋人物,墓葬曾先后于清代和当代重修。 宝 安 区 14 营救文化名人旧址 区级 抗战 龙华镇白石龙村 2003.11.3 旧址为建于清末的白石龙村天主堂 15 东方村文氏大宗祠 区级 明-清 松岗镇东方村 2003.11.3 含公明镇马山头村华宝鸡场的文应麟墓在内 16 沙井龙津石塔 区级 南宋 沙井镇沙井村桥东 2003.11.3 四角单层石塔,宋嘉定庚辰年(1220)建 17 沙井智熙家塾 区级 清末 沙井镇壆岗村 2003.11.3 三间两进、家塾家祠合一式建筑,1908年建 18 沙井曾耀添宅 区级 民国 沙井镇上星村 2003.11.3 中西合壁式华侨建筑 19 沙井江氏大宗祠 区级 清 沙井镇步涌村 2003.11.3 始建于明代,历代均有修葺。2002年重修。 龙 岗 区 20 钟氏宅第 区级 清 大鹏镇王桐山村 2001. 6.7 21 茂盛世居 区级 清 横岗镇茂盛村 2001.6.7 2002年7月17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2 龙田世居 区级 清 坑梓镇田段心村 2001.6.7 2002年7月17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3 新乔世居 区级 清 坑梓镇田新乔村 2001.6.7 黄姓客家围。 24 洪围 区级 清 坑梓镇田西坑村 2001.6.7 黄姓客家围,是我市现存最早的客家围屋。 25 念妇贤医院旧址 区级 民国 平湖镇平湖墟 2001.6.7 有黎元洪大总统题匾 26 记劬劳学校旧址 区级 民国 平湖镇平湖墟 2001.6.7 有黎元洪大总统题匾 27 兰著学校旧址 区级 民国 龙岗镇回龙埔村 2001.6.7 我市现存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28 乐育神学院旧址 区级 清 布吉镇李朗村 2001.6.7 我市现存最早的天主教建筑之一。 龙岗区 29 观祥古寺旧址 区级 清 布吉镇沙湾村 2001.6.7 佛教建筑 30 曾生故居 区级 清 坪山镇石灰陂 2001.6.7 客家围屋,现角楼已不存 31 清标彤管牌坊 区级 清 大鹏镇水贝村 2001.6.7 四柱三间石构冲天牌坊 说 明 1.我市已经公布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1处,其中福田区9处,宝安区10处,龙岗区12处。 2.龙岗区的茂盛世居和龙田世居已于2002年7月17日公布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3.资料来源: a)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田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福府[2001]62号); b)福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田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福府[2003]34号); c)宝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宝安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深宝府[1999]24号); d)龙岗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田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深龙府[2001]30号); e)宝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宝安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深宝府[2003]80号); 深圳市镇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2003年11月18日 序号 文 物 名 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01 沙四龙津石塔(转区保) 镇级 南宋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四角单层石塔,建于宋嘉定庚辰(1220)年,是我市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 02 沙四围头井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圆腹砖井壁,六角形花岗岩井栏。 03 衙边云林仙井 镇级 明 沙井镇衙边村 2000.6.13 方口圆腹条石井壁,是明云林墟市时期遗物。 04 衙边云溪井 镇级 明 沙井镇衙边村 2000.6.13 圆口圆腹砖井壁 05 沙四观音天后庙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一间两进,砖木结构。道光九年重修。 06 沙井洪圣古庙遗址 镇级 明 沙井镇沙井大街 2000.6.13 南海神庙,现存高台基址和部分石作构件。 07 壆岗北帝庙 镇级 清 沙井镇壆岗村 2000.6.13 三间三进,砖木结构,祀奉北帝神。 08 壆岗智熙家塾(转区保) 镇级 清 沙井镇壆岗村 2000.6.13 三间两进,砖木结构,当地华侨所建。 09 壆岗陈氏大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壆岗村 2000.6.13 三间三进。砖木结构。 10 黄埔洪田围 镇级 明-清 沙井镇黄埔洪田新村 2000.6.13 三横三纵式广府围,有碉楼。 11 新二古村落 镇级 清 沙井镇新二村 2000. 6.13 保留从清代到民国的各种类型建筑 12 步涌江氏大宗祠(转区保) 镇级 清 沙井镇步涌村 2000. 6. 13 三间三进,砖木结构,蚝壳外墙。 13 万丰潘氏大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万丰村 2000.6.13 历代皆有维修 序号 文 物 名 称 级别 时代 地 理 位 置 公布时间 备 注 14 万丰钟岗公祖祠 镇级 清 沙井镇万丰村 2000.6.13 祀奉明代理学家、音乐家潘钟岗 15 沙四升平围围墙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0.6.13 墙体用蚝灰、黄泥、糯米汁版筑。 16 万丰福镇围围墙 镇级 清 沙井镇万丰村 2000.6.13 含围门上的箭楼 17 壆岗碉楼 镇级 清末 民初 沙井镇壆岗村 2000.6.13 高三层,混凝土结构。 18 上星曾耀添宅(转区保) 镇级 民国 初年 沙井镇上星龙头旧村 2000.6.13 中西合璧式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19 南宋陈梦龙墓 镇级 清 沙井镇新桥村 2000.6.13 相传陈梦龙是南宋理宗的驸马。墓葬位于新桥白沙高速公路入口处。 20 洪田七烈士墓 镇级 抗日战争时期 沙井镇黄埔洪田村 2000.6.13 东纵烈士,1944年在此地牺牲。 21 凤岩古庙(凤凰村) 镇级 元 福永镇凤凰山 2001.2.15 始建于元,1983年重建。含6处公布的文物(均为摩崖题刻)。 22 杨侯宫(桥头村) 镇级 清 福永镇桥头村 2001.2.15 祀奉杨六郎。1986年重修。 23 凤凰村明、清古建筑群60座 镇级 明-清 福永镇凤凰村 2001.2.15 现存明清古建筑60余座,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含公布的20处文物点(古建筑、壁画、古井3口)。 24 塘尾村邓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塘尾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994年重建。 25 福永村陈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福永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清同治年重修。 26 福永村梁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福永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清道光年重修。 27 福永村庄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福永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清道光年重修。 28 桥头村林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桥头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清同治年重修。 29 桥头村陈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桥头村 2001.2.15 始建于明,清光绪17年(1891)重修。 30 怀德村潘氏宗祠 镇级 元 福永镇怀德村 2001.2.15 始建于元代,清乾隆年重修,1994年重建。含祠内已公布的文物点清乾隆“潘氏宗祠重修碑”。 31 怀德村谦吾公家塾 镇级 清 福永镇怀德村 2001.2.15 始建于清初。光绪年重修。 32 怀德村梅桃松三公祠 镇级 明 福永镇怀德村 2001.2.15 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清嘉庆年重修。 33 白石厦村文氏宗祠 镇级 明 福永镇白石厦村 2001.2.15 始建于明代,1994年重建。 34 白石厦村石琚公祠 镇级 清 福永镇白石厦村 2001.2.15 清顺治年建,同治年间重修。 35 桥头植利碉楼 镇级 民国 福永镇桥头村 2001.2.15 中西合壁式砖石结构,高三层,二开间。 36 明代立新水库旁 潘氏五、六、七世祖墓 镇级 明 福永镇立新水库边 2001.2.15 共三座。明代始建,光绪32(1906)年重修。 37 元代万丰村后山 邓氏四世祖墓 镇级 元 沙井万丰村后山北坡 2001.2.15 元代始建,清乾隆年间重修。 38 兴围村革命烈士纪念碑 镇级 当代 福永镇兴围村 2001.2.1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 39 桥头尖岭山革命烈士墓群 镇级 民国 福永镇桥头村尖岭山 2001.2.15 东江游击队11名烈士墓,1947年葬。 40 明代凤凰岩文狄介公墓 镇级 明 凤凰岩古庙下侧山腰 2001.2.15 文璧七世孙。墓葬于民国13年重修。 41 沙头广居 镇级 民国 沙头村沙头二路6号 2003.10.9 中西合壁式华侨建筑 42 蟾生新楼 镇级 民国 沙井镇壆岗村 2003.10.9 含蟾生新楼、蟾生旧楼及附近民居 43 新桥当铺 镇级 清代 沙井镇永新桥东侧 2003.10.9 碉楼式建筑,高六层,土木结构 44 南洞古村落 镇级 清代 沙井镇黄埔村南洞 2003.10.9 广府式村落,现存民居二十余座。 45 大钟山遗址 镇级 汉-清 沙井镇万丰村大钟山 2003.10.9 古代墓葬群遗址,曾出土晋代榫卯砖。 46 曾汝贵墓 镇级 清 沙井新桥象山大龙岗 2003.10.9 墓主终于明嘉靖27年(1548),清雍正四年(1723)重修。含并列的曾福山、曾翠松两座墓葬。 47 德辉陈公祠 镇级 清 沙井镇衙边村 2003.10.9 三间两进,砖木结构。 48 辛养陈氏大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辛养村 2003.10.9 三间四进,砖木结构。 49 沙井陈氏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四村 2003.10.9 三间四进,砖木结构。 50 宗汉公家塾 镇级 清 沙井镇步涌村 2003.10.9 三间两进,砖木结构,江姓祠堂。 51 宣玉钟公祠 镇级 清 沙井镇沙头村 2003.10.9 三间两进,砖木结构。 52 冼氏宗祠 镇级 清 沙井镇黄埔村 2003.10.9 三间两进,砖木结构。 说 明 1. 以上共计镇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其中,沙井镇28处;福永镇20处(共51个点)。 2. 资料来源: a)沙井镇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沙井镇第一批镇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沙府[2000]33号)。 b)福永镇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福永镇第一批镇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宝福府[2001]12号) c)沙井镇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沙井镇第二批镇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2003.10.9月公布。 3.沙井镇龙津石塔、智熙家塾、曾耀添宅、江氏大宗祠四处镇保单位已转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香港湾仔有什么好玩的?

旅游休闲: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简称会展;HKCEC)是香港的主要大型会议及展览场地,位于香港岛湾仔北岸,是香港的主要地标之一。会展由香港贸易发展局拥有,并由新创建集团的全资附属机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金紫荆广场 位于香港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人工岛上的东北部,是博览海滨花园的一部份,临近湾仔临时海滨花园及维多利亚港。广场是为纪念香港主权移交而设立。金紫荆广场是不少中国内地游客到香港旅游时必到的旅游景点。旧湾仔邮政局 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邮政局建筑,位于香港岛湾仔区湾仔峡道和皇后大道东交界。该邮政局于1912年至1913年间兴建,于1915年3月1日正式开放为湾仔邮政局。这座建筑现在已经成为了香港法定古迹,并由环境保护署用作环境资源中心,免费入场。洪圣庙 (又称洪圣宫或洪圣古庙)为祭拜海神洪圣的庙宇。湾仔电脑城 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130号修顿花园,是香港岛其中一个大型电脑商场。湾仔电脑城前身是运通泰大酒楼,结业后于1996年12月以3.25亿港元出售予富商刘銮雄属下的华人置业,并被改装成电脑商场出租。湾仔电脑城共有3层购物商场,主要销售桌上型电脑、手提电脑、数码产品包括数码相机、PDA、光盘、电脑周边产品及配件等消费品,大佛口行人天桥 姻缘石 位于香港港岛的宝云道。

湾仔区哪最好玩

香港第二高的楼宇「中环广场」、铜锣湾商业区、跑马地马场都是位于湾仔区。地理湾仔区包括湾仔、铜锣湾、跑马地、大坑、渣甸山、湾仔峡。要留意海底隧道、维多利亚公园、天後地铁站、励德邨等都是位于东区社区环境私人屋苑本区的私人屋苑多数位于跑马地及渣甸山,湾仔及铜锣湾则以单幢式楼宇为主。大型商场时代广场 铜锣湾广场 兴利中心 (三越百货) 崇光百货 皇室堡商场 世界贸易中心 湾仔电脑城 合和中心商场 公共设施大专院校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摩理臣山分校) 基础教育皇仁书院 圣公会邓肇坚中学 圣保禄学校 圣保禄中学 玛利曼中学 香港真光中学 嘉诺撒圣芳济书院 香港华仁书院 何东中学 佛教黄凤翎中学 医疗服务邓肇坚医院 律敦治医院 东华东院 湾仔分科诊所 旅游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金紫荆广场 香港大球场 跑马地马场 香港中央图书馆 洪圣古庙 湾仔旧邮政局(现为环境资源中心) 宝云道姻缘石 警察博物馆 交通主要交通干道告士打道 香港仔隧道 坚拿道天桥 怡和街 轩尼斯道 湾仔道 皇後大道东 公共交通地铁 港岛线

香港湾仔区是台湾吗

是香港啊湾仔(Wan chai)位于香港岛北岸中央位置,揉合旧传统与新发展的精粹,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和最富传统文化特色的地区之一。因该处可俯瞰整个港口。但多年的填海工程已把海岸线推前了,密集的住宅与商业楼宇现环绕着洪圣古庙。湾仔在一九二一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工程,在九年的填海工程中,由东面的铜锣湾伸展至西面的军器厂街。现已成为湾仔区熙来攘往的主要道路。湾仔是个憩静的居住地区。铜锣湾至红_的海底隧道落成,湾仔便成为连接香港与九龙的主要通道,也是贯通港岛东部与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湾仔拥有多座世界级的著名商业大厦与摩天大楼。

周易算命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