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见闻觉知、吃喝拉撒?一念行者谈我与无我
作者一念行者若想谈我,得确定“我”是什么?有哪些特征?具备何性可称为我?我者须具备两点一是恒常不变,二是能够持物主宰。具备这两点才能称我,否则凭何说我?有一样东西,如果昨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后天、后年、大后年、数十年后又完全是另一个样儿,则不能说是我。何以故?我则不变,变了何再说我(不是我了嘛)?这是其一。其二,是我则得能随心所欲,而行持事物,凡事得能当得了家作得了主,不然何故称我?考察一下我们的身与心,凡事你能当得了家作得了主吗?于身,该老时你能不让它老吗?肚子饿时你能让它不饿吗?生病时你能不让它生病吗?于心,烦恼时你能不烦恼吗?头脑想时你能不让它想吗?贪嗔痴起时你能控制它不起吗?于身于心,你都不能作主、掌控,也不能保持它不变,是故可知,遍寻一切,没有符合这两点的一个“我”存在。这是从理智上找不到一个能符合上述两点的存在,故说无我。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要感性地知道无我,还需要你去实际地考察、认证,这就是修证。既然没有我,那么谁知谁觉?能思考的是谁?谁在见闻觉知、吃喝拉撒?到这里,正是你该起疑,该去弄明白的!!到这里,即使佛陀也不会把你说明白,故有“向上一路,千圣不传”之说;不是他们不传不说,而是他们说了传了不少,只是你不明白。因为这事非得亲见一回不可。譬如世尊咬了一口庵摩罗果(苹果),啧啧赞叹,说它的味道多么美多么好多么脆甜可口,但不管他描述得那味道再真实、再准确、再贴切、再形象、再丰富,你还是不明白,除非你也咬上一口。这就是证道的关键和重要性!无我之时,诸事诸物,见闻觉知,一点没少。没有我,但能知能觉,这其中的妙味,惟自证者能知。智乃自知,非关人我。恒沙妙用,自出。知、做但没有一个我,在身心的背后或里面,没有一个作者,没有一个做者,也没有一个接受者,但一切事务作业照常完成,且行事高效,不生烦恼,甚妙甚妙。无我之知,知尽一切能知;无我之用,用尽一切能用。无我,具足恒沙妙德。有知,但不知上立知,只用本知,即是无我之知(智)用。譬如明镜,本来能照,能照之镜,不说我能照。若镜说我能照,即是镜神出。镜神出时,镜失本来,入于虚妄,所见都是虚幻。若镜神不于本照之中妄生我照能照,斯即神镜本来。我们的生命就是一面神镜,其情况和这一样,理无二致。诸君深味此喻,能否从此豁然契入?智乃自知,此中无我。无我而知,是名真知。真知之知,同于佛知。无我的体验并不是神秘莫测、遥不可及,普通大众也常体验,也常进入。只是不知。例如,专注的投入工作,忘我的进入娱乐,夜晚无思无梦时等,这些时刻我去了哪里?这些都是普通大众进入无我状态的时刻,只是他们不知,不能从中领悟本来无我有智!这些忘我的时刻,都是进入和领悟无我的契机、入口。我们通常以为,忘我就是有一个我,是你把它暂时给忘了。如果真有一个我你忘了,谁在那个忘的状态里见闻觉知,高效精确地处理正发生的一切呢?我们忘我的体验,是领悟无我的时刻与契机之一;我们忘我时却能见闻觉知、应对一切的那个能和知,是我们所要认识和遇见的生命之神、之光(本识、本觉)!通常,当我们感觉不到我——忘我、无我的时刻,却能更好地服务、应对一切;而我们感觉有我时,却又事事物物当不了家作不了主。由此可知,“我”实虚幻,无我时并不是真无我,有我时并不是真有我。在那本来状态,即不是有我,也不是无我,其实际状况,让人如何说?本来无我,大众为何却又有明显、真实的我感(我的感觉)?一切生命,本来无我,但因最初一念错觉、错认、错信而有我生,念念认同、念念加强而有我的主体感、存在感,长久无明地如此思、如此想、如此觉而使我的主体感、存在感,真实、逼真、坚固,从而使我们不再怀疑和思考“我是什么、到底存在不存在”这回事。社会大众普遍这样认为我存在,且我们的故事相互支持,社会的法则也依此建立,有了今天阎浮提众生普遍持我的现状。这个世界的大众,因知识见解不同而对“我”的主体认识有所不同一般,孩子们会将“身体”视为我,普通成年人会将“心”视为我,对身心现象作过思考探索、稍有些知识见解的人,则会进一步抽象出“灵魂”、“大我”、“梵我”、“神”等虚妄之物视为我。但,不管大众怎样认为,事实不变,即使那我的感觉再真实、再逼真、再强烈,也只是个虚妄的认为,毫无实质性的认同!虽然本来无我,但大众感受到了“我”,大众所感受的“我”是什么样?居于何处?如何来去?一切有情本来无我,“我”是寻思时刹那一念,是无始以来坚固错觉,它虚妄如梦中之物,如镜中之像,如水中之月,如空中之响,如石女之子,如人之第二头,幻想而有,认同而真,不觉而实!如何描述“我”的样子?如同画鬼,如同描神,如同绘龙,如同八岁的童子描述他第十八代子孙的模样,如同……。,本来无我,无所居处;本来无我,不来不去;本来无我,幻生幻灭。还要清楚的是本来无我,但有本智;本智亦幻,一切不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南无阿弥陀佛。
算命真的不准吗?
算命的准确度取决于算命师傅自身的能力和他所用的方法。有些厉害的师傅是可以算准百分之七八十的,但绝对没有百分之百。因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算命师傅永远都算不准出家人的命。命理有一句名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古时的读书是指修身养性,也是现今所说的改造不好的心性、改造不好的行为、心态,也是修行的意思,修正心行、行为。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地点时间,所以生下来即注定过去原有的一命与二运。后面的风水、积功德、读书是后天的。风水有阳宅与阴宅,但真能改变风水的,并不大也不多。有一句名言说---福地福人居。是说你若没大福报,那些一等的福地你也无缘遇上它,所以改变的都是小福方面。我们查一下风水大师们的后代,他们都能个个高官厚碌吗?是否定的。在后天的三项中,能完全自我掌控、自我努力实践的,唯有积阴德与修行。阴德指的是不为人知的善行,它与修行是一体两面,阴德重在行为显自心清净,修身养性重在由心行上改造行为。了凡四训一书,广说由积阴德改造命运的原理。但改造命运总说不离佛法一句名言---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说,福祸无门,唯人自招。怎麼自招来的呢?在念念中即得到改造。了凡四训一书中说,极善之人天数拘他不定,极恶之人天数也拘他不定。因为极善极恶的人,他眼前的善恶的念力很强大,足以扭转过去的业力。就算当下的念力不足以强大到完全扭转,在念念的熏习下,也会慢慢在扭转中改变过去的业力因缘,眼前的一念,我们千万不能小看它,任何一念都足以改变业力的本质。这种念念中能扭转业力,也正是因果空性的很好说明。我们用这个角度来看修行人、念佛人。行者在戒定慧所产生的念力,能深化到行者的深心时,亦即行者念念正念,念念弥陀时,天数拘他不定了。所以有一句话来形容有成就的修行人说,他已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中国命理的根源,出自於昜经,而昜经也是强调趋吉避凶的功用,这种趋吉避凶也正是说明业果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改造的,所以是空性的。昜经开头第一章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都不离万法唯心造的总则。相学上也说,相由心生,命随心造,或说天作逆犹可违,自作逆不可活----。世上不论是富贵的、贫贱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不论是造善恶,或成就道果---。都有著同等的法则,都不离有因有缘诸法生的缘起法,而这一切所造的结果也都不离唯心,命运也是。
想要求财开运(像是增加钱财)是风水找算命大师还是大师?哪个更好?告诉我原因。
谁在见闻觉知、吃喝拉撒?一念行者谈我与无我
一念行者若想谈我,得确定“具备何性可称为我?我者须具备两点一是恒常不变,二是能够持物主宰。具备这两点才能称我,有一样东西,如果昨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后天、后年、大后年、数十年后又完全是另一个样儿,则不能说是我。我则不变,变了何再说我(不是我了嘛)?是我则得能随心所欲,而行持事物,不然何故称我?考察一下我们的身与心,凡事你能当得了家作得了主吗?于身,该老时你能不让它老吗?肚子饿时你能让它不饿吗?生病时你能不让它生病吗?烦恼时你能不烦恼吗?头脑想时你能不让它想吗?贪嗔痴起时你能控制它不起吗?于身于心,你都不能作主、掌控,也不能保持它不变,是故可知,遍寻一切,没有符合这两点的一个“存在。这是从理智上找不到一个能符合上述两点的存在,故说无我。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要感性地知道无我,还需要你去实际地考察、认证,这就是修证。那么谁知谁觉?能思考的是谁?谁在见闻觉知、吃喝拉撒?正是你该起疑,该去弄明白的!即使佛陀也不会把你说明白,向上一路“而是他们说了传了不少,因为这事非得亲见一回不可。譬如世尊咬了一口庵摩罗果(苹果)。啧啧赞叹,说它的味道多么美多么好多么脆甜可口,但不管他描述得那味道再真实、再准确、再贴切、再形象、再丰富,你还是不明白,这就是证道的关键和重要性。诸事诸物,见闻觉知,一点没少,没有我。但能知能觉,惟自证者能知,智乃自知。恒沙妙用。知、做但没有一个我。在身心的背后或里面,没有一个作者,没有一个做者,也没有一个接受者,但一切事务作业照常完成,且行事高效,不生烦恼,无我之知。知尽一切能知,用尽一切能用,具足恒沙妙德,有知。但不知上立知,即是无我之知(智)用,譬如明镜。本来能照,能照之镜,不说我能照,若镜说我能照。镜神出时。镜失本来,入于虚妄,所见都是虚幻,若镜神不于本照之中妄生我照能照。斯即神镜本来,我们的生命就是一面神镜。诸君深味此喻。智乃自知?是名真知,无我的体验并不是神秘莫测、遥不可及。普通大众也常体验,也常进入,专注的投入工作,忘我的进入娱乐,夜晚无思无梦时等,这些都是普通大众进入无我状态的时刻?只是他们不知,不能从中领悟本来无我有智,这些忘我的时刻!都是进入和领悟无我的契机、入口,忘我就是有一个我,是你把它暂时给忘了,如果真有一个我你忘了。谁在那个忘的状态里见闻觉知,高效精确地处理正发生的一切呢,我们忘我的体验?是领悟无我的时刻与契机之一,我们忘我时却能见闻觉知、应对一切的那个能和知;是我们所要认识和遇见的生命之神、之光(本识、本觉),当我们感觉不到我——忘我、无我的时刻,却能更好地服务、应对一切,而我们感觉有我时;却又事事物物当不了家作不了主,由此可知。实虚幻“无我时并不是真无我”有我时并不是真有我,在那本来状态,也不是无我,其实际状况,让人如何说,大众为何却又有明显、真实的我感(我的感觉)?一切生命,本来无我?但因最初一念错觉、错认、错信而有我生,念念认同、念念加强而有我的主体感、存在感。智;本智亦幻,一切不实;凡所有相。
算命真的不准吗?
算命的准确度取决于算命师傅自身的能力和他所用的方法。有些厉害的师傅是可以算准百分之七八十的,算命师傅永远都算不准出家人的命。命理有一句名言---一命二运三风水,也是现今所说的改造不好的心性、改造不好的行为、心态,也是修行的意思,所以生下来即注定过去原有的一命与二运。后面的风水、积功德、读书是后天的。但真能改变风水的,有一句名言说---福地福人居。是说你若没大福报,所以改变的都是小福方面。我们查一下风水大师们的后代,能完全自我掌控、自我努力实践的,唯有积阴德与修行。阴德指的是不为人知的善行,它与修行是一体两面,阴德重在行为显自心清净,修身养性重在由心行上改造行为。广说由积阴德改造命运的原理。但改造命运总说不离佛法一句名言---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在念念中即得到改造。了凡四训一书中说,极恶之人天数也拘他不定。他眼前的善恶的念力很强大,足以扭转过去的业力。就算当下的念力不足以强大到完全扭转,也会慢慢在扭转中改变过去的业力因缘,任何一念都足以改变业力的本质。这种念念中能扭转业力,也正是因果空性的很好说明。我们用这个角度来看修行人、念佛人。行者在戒定慧所产生的念力,能深化到行者的深心时,亦即行者念念正念。
想要求财开运(像是增加钱财)是风水找算命大师还是大师?哪个更好?告诉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