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宫砂的原理是什么呢?不知道的小伙伴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守宫砂传说是用朱砂喂养的“守宫”(即壁虎)经过捣治后点在妇女的肢体上,可始终不掉,但一有房事则自行脱落。守宫砂的原理雌性变色龙在繁殖期,全身充满雌激素,当它和雄激素相遇时,雌激素和雄激素便会中和消失。
守宫砂,是把妻子作为丈夫私有财产的一种反映,也是古代男权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这种传说亦缺乏科学依据。
历史背景
“守宫”一词最早出现于《尔雅》之中,但编者将其与蝾螈、蜥蜴、蝘蜓混作一类。“宫”是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因壁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被视为安守宫室的瑞兽。
产生原因
(一)男权社会中对子嗣血胤纯洁的重视
守宫砂方术的功能在于验视女子是否贞洁。而在男权社会下,对女子贞洁的重视,主要出于对子嗣血胤纯洁的要求,因为这关系到家族财产的继承和对先祖神灵祭祀的圣洁。恩格斯在论及专偶制家庭的形成原因时说“它是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的,其明显的目的就是生育有确凿无疑的生父的子女。而确定这种生父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子女将来要以亲生的继承人的资格继承他们父亲的财产。”,“为了保证妻子的贞操,从而保证子女出生自一定的父亲,妻子便落在丈夫的绝对权力之下了。即使打死了她,那也不过是行使他的权利罢了”。
(二)秦始皇对社会风气的整饬
秦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统治,整饬世风,秦始皇曾杀了与其母赵太后私通的宦者嫪毐及二人所生之二子。他也曾大力表彰守节的巴寡妇清,并先后立石刻碑,以政府明令形式禁止淫佚、奖励贞洁 。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载,秦始皇九年,有人告发后宫阉人缪毐实非宦者,常与赵太后私乱,并生子二人,于是秦始皇彻査此事,俱得实情。秦始皇对于宦者谬毐与其生母太后的淫乱私情,毫不留情,不但夷杀缪毐三族,杀掉太后与缪毐所生的自己的两个同母异父弟弟,而且将生身之母太后迁居雍地,如此处理,除了有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要求外,也不乏整饬世风的考虑。为此之虑,秦始皇对能“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的巴寡妇清给予很高礼遇,不但以客礼待之,誉其为“贞妇”,以表彰其贞节,且为她修建了“怀清台”。秦始皇对于能贞节自守的巴寡妇清之所以要这样做,其目的无非是想以巴寡妇清为示范,为天下树立女子贞洁之表率 。
其后,秦始皇在东行郡县和南游江淮过程中,曾两次以立石刻碑的形式下发整饬世风的政令。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蝉山,刻所立石,其辞有“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又南登琅邪,立石刻辞颂秦德,其文有“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又,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出游,沿江而下,登会稽山。李斯奉命为文颂秦德、罪六国、明法规、正风俗,亲自以小篆书写,刻石立碑,其文有云“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上引几方刻石文字的意思很明了,其均是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提倡女子贞节,禁止淫佚,以教化世风。顾炎武对此评曰“秦之任刑虽过,而其坊民正俗之意固未始异于三王也。”可见,秦代从整饬社会风气人手,对于女性贞洁的重视也是很明显的。
(三)方士之说的盛行
战国末世至秦朝,方士炼丹长生之说盛行。《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晚年,为追求长生不死,曾“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还曾先后派方士徐市、卢生、韩终、侯生等出海为其寻求仙人和不死之药。
秦始皇曾多次派方士求仙人不死之药。秦始皇晚年迷信方士之言,就在于他相信方士能为他寻找到灵丹仙药以满足其长生不死的需求。这一愿望最终虽未实现,却直接催化了方士大兴、方术流行的结果。,从文献记载来看,当时的方士们除入海求取不死之药外,他们也常亲自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作为守宫砂的主要原料之一的丹砂,则是他们炼制仙丹的主要配料之一。而方士在炼丹求仙过程中,常需择取处子之身的童男童女为其炼丹求仙之辅助。对处子之身童女的甄别,也需要相关方术来验视。这一需求,无形中也增强了人们对丹砂功能的认知,推动了守宫砂验贞方术的产生。
后来,“宫”专指帝王、皇后、妃子等居住的皇宫内苑,即为皇帝看守后宫之意。“守宫”一词与“守宫砂”也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