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风情 >

围魏救赵的典故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的典故

     有时候,我不得不佩服战国时期每个人的想法。当所有的军队都进攻一个国家,另一个国家为了拯救被殴打的中国时,只要他们在发兵进攻的国家门口大喊大叫,就可以轻松拯救被袭击的大国。本期民间传说将向大家介绍围魏救赵的典故。
民间传说成语典故战国时期,魏国将军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邯郸。赵赶紧向齐国求助。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谋士,带兵救赵。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作战,孙膑说现在魏国的精锐部队正在进攻邯郸,魏国国都大梁内一定是空的。如果我们直接攻击主梁,魏国肯定会撤军回到主梁,这不仅可以拯救赵国,而且可以对魏国造成很大的打击。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意见,庞涓果然中计,撤回救主梁,途中遭到齐军的伏击。这个成语是指攻击敌人后面,迫使攻击敌人撤销的战术。
【典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解释】原指战国时期齐军用包围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销攻击赵军,然后赵国获救。后指攻击敌人后面的据点,迫使攻击敌人撤离的战术。
【用法】作为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同义词】声东击西
【反词】围城打援

民俗文化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