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定义,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那么,正月十五的传统习俗,正月十五过后就不是春节了吗?2023年的正月承载了人们对于万象更新的盼望和期待,转眼间,旧年已成为过去式,点击
风水罗盘网网2023年正月专题,获取更多资讯吧~
正月十五的传统习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相传,正月十五日正是蚕神嫘祖的生日,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蚕神”的日子。祭蚕神用白粥加上肉脂为供品,用一杆竹竿挑着灯烛插在田间,谓之“照田蚕”(据说观察灯火颜色可以判断一年的丰歉)。这项活动逐渐成为了后代元宵节观灯习俗的一种源头。
正月十五过后就不是春节了吗?
元宵节是春节进入新年之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节的时候人们会吃元宵或者汤圆,去赏花灯,有圆圆满满和和气气的寓意。从除夕开始到元宵节期间,是最热闹的年味最浓的时候,过了正月十五之后,人们的工作生活就会慢慢恢复正轨。可以说过了元宵节,就相当于过完年了,人们也不会再互相说过年好。
国家规定元宵节放假吗?
国家规定元宵节不放假,因为它不是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务院公布的2022年部分节假日放假安排来看,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宵节是不在其中的,所以每年元宵节都是不放假的。
每年元宵节基本上都是在春节放假后第九天,上班才刚进入工作状态。国家也是处于多方面因素考虑,才不将元宵节定为法定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