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秦汉时代,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苗族蜡染技术,尤为神秘,其中的蜡染艺术作品和蜡染旅游工艺品在整个染织美术界久负盛名、独放异彩。跟着
风水罗盘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苗族的“蜡染”技艺,感受经过千年沉淀的。
1、“蜡染”技艺简介
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一个主要的技艺工序,苗族主要是以刺绣蜡染为主调。点蜡也跟染布一样,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所谓蜡染,染色的并不是蜡,蜡却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个步骤称为点蜡,形象的说,也就是用蜡作画。
苗族蜡染技艺是苗族的一项传统工艺,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蜡染”的相关知识
① 苗族蜡染取材天然,原料主要有麻布、棉布、蜂蜡、植物靛蓝等。其工序包括纺麻或纺棉、织布、蓝叶提取靛蓝、蜡绘、渍染、去蜡、精加工等。
② 纺车、织布机、蜡锅、蜡刀、熨石、案板、染缸、清水锅等都是蜡染过程必不可少的制作工具。
③ 蜡染之前,需要先用青麻或棉花纺织成白布,几经捶打、漂洗、晾晒,织成蜡染布匹。面对一块白布,蜡染之前的构思也很重要。不同蜡染成品有不同的构图。
3、“蜡染”的用途和过程
① 蜡染技术主要运用在苗族女性穿的裙子上,在作裙子的白布上划出各种线条,用蜡点出纹样的轮廓,再用草杆量好彼此之间的距离,用小竹片削成的点腊器涂上溶腊,由简单到复杂点出各种纹样图案。
② 复杂的图案,小小的竹签,每粘一下蜡,必须要迅速地点在布上,否则竹签上的蜡就会凝固。除了耗费时间,点蜡还是一种要求极高的艺术创作。因为蜡染在绘图时一般不打样,只需脑海中构思稍许,便可信手勾来。
③ 图案完成后,将布放进染缸中,浸泡7到10天,等布变黑后,用热水洗掉蜡花。点过蜡花的部分,由于被蜡包裹住,染不上颜色,,原来的白布就形成黑白相衬的各种花纹图案。
4、“蜡染”的三个时期
(1)早期约在1900年以前,风格古拙而神秘,特征为点蜡的手法应用较多,几何纹样占的比例较大,图案受铜鼓的影响大,有的直接来源于铜鼓,动植物被高度程式化,几何化。
(2)中期约在1900年-1950年间,风格纤巧而精致,其特征为主要用流畅的线条构成画面,块面和点应用减少,脱胎于铜鼓的原形图案内部开始产生变异,动植物纹样占的比例增加,且注重特征的描绘。
(3)晚期约在1950年以后,风格世俗而繁复,其特征为画风自由而多变,传统图案越来越少,动植物纹样日趋汉化,孔雀、牡丹、凤凰、葡萄、金鱼等外来纹样及汉字。
风水罗盘网小结苗家人,生活再艰苦,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他们总能就地取材,用最触手可及的原材料,用简陋的工具,加上自己的勤劳智慧,创作出一件又一件美丽的苗族服饰,传承者特色的刺绣蜡染技艺。苗族的“蜡染”技艺体现着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具有很大的研究、实用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