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傣族有“竹楼”,土家族有“吊脚楼”。土家族的吊脚楼是土家族古老的建筑形式,它是民族建筑工艺的奇葩,是优秀的土家民族文化遗产。风水算命大师的,
风水罗盘网小编就带大家去领略一下土家族人民在建筑上的智慧和审美。
1、土家族“吊脚楼”
(1)土家族文化遗产
土家族吊脚楼是武陵山区土家族的古老建筑形式,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分布十分广泛,特别是在七曜山区、方斗山区和河谷老街最为典型,当地又称之为“干栏”、“千柱落地式”或“转角楼”。它是民族建筑工艺的奇葩,是优秀的土家民族文化遗产。
(2)土家人民智慧的结晶
土家族吊脚楼的营造与土家民族理念相适应,在古代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可以避免虫蛇猛兽,讲求房屋朝向和坐侧。吊脚楼与当地生活环境和谐统一,依山面谷,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视野开阔,空气清新,被誉为“地仙”之居,是土家人民智慧的结晶。
(3)具有艺术、历史、科学和民俗价值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工艺科学、构思巧妙、布局合理。营造时充分利用当地石、木材料,飞檐翘角,穿枓勾心,牢固防震。土家族木匠用他们的智慧,利用手中的斧子、锯子、墨斗和凿子等工具,精心打造,将分散的木柱、木方和木板组合为牢固的吊脚楼。
当中为祭祀和社交的堂屋,两旁为厢房或地正屋,两边是厨房和火塘,楼上是住房,吊脚柱下边是圈舍和柴房。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吊脚楼都透射出一种古朴柔美的气息,让人惊叹这些民间建筑大师的超凡手笔。千百年的土家族吊脚楼折射出重要的艺术、历史、科学和民俗价值。
2、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格和特点
(1)东西朝向选址考究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吊脚楼通常半立陆地,半靠山水。大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为最佳屋场。讲究建筑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2)半干栏结构特色鲜明
吊角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角楼为半干栏式建筑。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在有吊脚的部分,楼上通常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3)木墙青瓦选材单纯
土家族吊脚楼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以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盖顶的,现在,吊脚楼屋面多用泥瓦铺盖。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人家还在木墙壁上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4)工艺美化整体协调
为了防止盗贼,吊脚楼房屋四周用石头、泥土砌成围墙。正房前面是院坝,院坝外面左侧接围墙有个八字朝门。房屋周围大都种竹子、果树和风景树。,因忌讳与“丧”、“逃”谐音,不吉利,所以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土家吊脚楼窗花有浮雕、镂空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蓄意深刻。
(5)分区明显适用性强
现存的土家吊脚楼多为三层。底层并不住人,通常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不得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通常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就餐。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分区明确,人畜分居,干净卫生;在楼板下还能存放杂物,使用方便。
3、关于“吊脚楼”的传说
(1)传说一
相传很早的时候,湘西一带的土家人搭起一些茅草屋居住,砍草犁地,在烧荒之后的土地上种庄稼。这一带古木参天,荒山老林里有很多虎豹豺狼,蛇和蜈蚣到处爬。由于人们惧怕野兽,就烧起大火,还在火堆里埋竹节燃烧,野牲口看到明晃晃的大火,吓得不敢靠近,蛇虫蚂蚁却不是很在乎这些,常往屋里钻。有个老年人想出一个主意,他喊一些后生砍树条子,像扎木排一样,在草棚子旁边的树上绑起架子,铺上野竹子和细树条,再垫一层树叶和茅草,顶上支起茅草顶篷躲雨水。人睡在树半腰上,蛇虫蚂蚁就不大容易爬上去。,放在地上的食物被虫子爬过后,人吃了又呕又泻。这个老年人又想了个办法,叫后生把一块块大岩板拉上树,放平,再垫上一层黄泥,然后在上面支锅弄饭,这样粮食就不会让虫子爬了。
老年人的办法很快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人们都照这个办法去做,在大树半腰间搭起大大小小的茅草棚,住在上面,脚是吊在半空的,民间就叫它为“吊脚楼”。
(2)传说二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户土家农民,夫妇俩拉扯着两个孩子。每天丈夫劳动归来,总是把蓑衣、斗笠放在阶沿上。不料一天早晨,蓑衣和斗笠却被拉到了墙杂旯里,原来是狗在上面睡觉过夜。为了避免再出这种事,他们就找来了一根大竹篙,用葛藤绑在阶沿外边的柱头上,用来挂蓑衣和斗笠。 一次,妻子坐在屋檐底下织麻补衣,两个孩子老缠她,使她做不成活路,她只好找了几节木杠,几块木板,就着挂蓑衣和斗笠的竹篙搭成了一个平台。她坐在上边,继续织麻补衣,再也不怕孩子吵闹了。 人们见这样很好,便进一步把平台发展成住房,就成了吊脚楼。